好山好水出好茶

来源:中安在线时间:2023-04-18

自古香茗出深山,好山好水出好茶。 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其中包括我省的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太平猴魁、六安瓜片制作技艺项目。

雨生百谷,追随节气,成就了茶叶最得意的时光。皖西大别山腹地的六安瓜片,皖南太平湖畔的太平猴魁,在谷雨前正式迎来“黄金采摘期”。

4月15日,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沙家湾村的一家茶叶合作社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六安瓜片)代表性传承人储昭伟带着茶工对茶叶进行拉老火烘焙。

巍巍大别山,孕育出缕缕茶香。在我国复杂的茶叶谱系中,六安瓜片十分特殊,它形如蜂翅、貌似‘瓜’子,是唯一无芽无梗的片状烘青绿茶。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提道:“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清代六安瓜片被列为贡品,发展臻于鼎盛,当时的六安城乡茶馆密布,茶商云集,成为国内最大的内销茶产地之一。

57岁的储昭伟,自小生活在茶区,深谙瓜片传统制作工艺的精髓。“制作六安瓜片,在提摘上求‘壮’,采摘标准以第2至第3叶为主。瓜片提摘、炒生锅、炒熟锅、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等工序缺一不可,烘焙火工的拿捏,老一分则苦,嫩一分则涩。”面对茶工,储昭伟总是不厌其烦地说着,他对六安瓜片的成品质量形成了一套独到的手工技艺。

为提高当地制茶技艺,储昭伟积极投入六安瓜片传统生产工艺的恢复研究及推广工作,主持编制了《六安瓜片制作工艺标准》《六安瓜片地方标准》等,使瓜片生产不仅实现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也让该茶叶自创制以来,首次有了生产、加工、营销的标准。

六安瓜片主产区处在大别山东北部,丰富的水资源和云雾气候,特别适合茶叶营养物质的积累。截至去年,六安瓜片产区覆盖金寨县、霍山县、舒城县、金安区、裕安区等5个县区内58个乡镇511个行政村,地域保护范围达62.9万亩,产量1.1万吨,生产经营六安瓜片的主体2600余家,产业带动茶农约50万人,让一片叶子正逐步带富一方百姓。

太平湖畔,峰峦起伏,云雾缭绕。4月8日清晨,位于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的猴坑村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绿茶制作技艺(太平猴魁)代表性传承人方继凡早早地和当地茶农一起来到湖边的茶园,查看茶叶长势。

这是一个地理位置偏远的小山村,原名“三合村”,因是太平猴魁的创始地、核心产区,遂于2013年4月更名为“猴坑村”。

100多年前,猴坑祖居茶农方先柜、方南山、王魁成等人专采壮而嫩的一芽二叶,精制出魁尖茶,其成茶外形魁伟,茎粗芽壮,叶尖同芽头基本相齐,色、香、味、形俱佳,居尖茶之魁首。又取猴坑之“猴”字与魁尖之“魁”字,再冠以太平县(今黄山区)地名,命名为太平猴魁。

作为太平猴魁的第五代传人,方继凡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1986年,退伍回乡的方继凡开始创办茶场,从制茶到卖茶,使出了浑身解数。太平猴魁制茶工艺严格,方继凡介绍道,猴魁产地仅限于黄山区境内,树种为柿大茶,外形两叶抱一芽,俗称“两刀一枪”,冲泡时或沉或浮,有独特的“猴韵”。从鲜叶的“四拣八不要”到摊青、杀青、整形、斗烘,每一道工艺都必须精益求精。一个制茶班子10人,每人每天仅能制出一斤左右的干茶,一斤太平猴魁干茶需要鲜叶约1800根。

目前,黄山市黄山区拥有茶园面积7.5万亩,茶叶总产量1484.8吨,其中太平猴魁产量743.2吨。经过多年以企带农的发展模式,猴坑村成为了全国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家家户户早已住进了“小洋楼”。为了维持太平猴魁茶品牌声誉,方继凡对核心产区做了一系列保护工作。本着“地域大保护,核心小保护”的原则,禁止任何人将外地鲜叶运往本地加工销售,并在继承传统手工艺制茶的同时,不断尝试以现代工艺进行改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猴坑的太平猴魁从当初被别人看不起的“梅干菜”变成了“黄金叶”。

4月8日,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茶工对杀青后的茶叶进行捏尖。

4月15日,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昭伟查看茶叶生长情况。

太平猴魁核心产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

4月8日,方继凡检查正在摊青的鲜叶。

4月15日,储昭伟带着茶工们对茶叶进行拉老火烘焙。

4月15日,六安瓜片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储昭伟(右二)向茶农讲解着茶叶采摘的注意事项。

4月8日,方继凡炒制新鲜的茶叶。

4月15日,六安瓜片原产地保护区、六安市裕安区石婆店镇沙家湾村的高山茶园里,茶农们在采摘“雨前茶”。

以“片”取胜,唯一无芽无梗的六安瓜片鲜叶。

4月8日,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猴坑村,太平猴魁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方继凡和茶农一起在茶园里查看茶叶的长势情况。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