锱铢必记见证时代变迁

来源:宣城日报时间:2023-08-23

黄发奎和老伴一边翻阅账本,一边回忆往事。

黄老的部分账本。

鸡蛋10元;丝瓜3元;汤骨14元……8月6日早上,记者来到泾县城北社区,91岁的黄发奎老人正戴着老花镜,端坐在桌前,一笔一划地将今天早上购买的商品价格记录在自己的家庭账本中。从1968年到如今,老人雷打不动,已经坚持记账了55年。

“上世纪90年代以前,物品价格精确到分,现在买东西基本上都是精确到元。家里人买东西,都会把价格记下来,然后回来入账。”虽已年过九旬,但黄老记账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仍然很认真细致,将账目记得清清楚楚。

小到几毛钱的蔬菜,大到一套房子,一个家庭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历程,都被黄老一一记录在这泛黄的家庭账本之中,一笔笔鲜活的数据不仅记录着他们一家平凡而又幸福的生活,也从中清楚地看到了国家发展的“印记”。

以“笔笔账目”记“小家生计”

“上世纪60年代生活条件艰苦,家庭人口多,负担也重,每一笔开销都需要精打细算,于是便想通过记账的方式来控制支出。”回忆起记账的初衷,黄老深有感触。

黄发奎夫妇都是老师,上世纪60年代他的月收入是29.5元,妻子为34.5元,两人加起来共有64元,是一家人一个月的开支。“这既要解决一个家庭的柴米油盐,又要养育三个孩子,不记账的话很难维系日常开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新中国刚成立不久,物资匮乏。黄老一家的艰辛,其实也是当时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现状。

“1993年大儿子结婚,给了3500元;1994年二儿子去德国留学,给了1万元;2012年三儿子买车,资助了2万元。”这是黄老记忆中最深刻的几笔开支,也是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为数不多的积蓄,都用在了三个儿子身上。

“印象中,父母很少给我们零花钱。”回忆起以往,大儿子黄健说,父母一直都很节俭。“1993年结婚时给的3500元约相当于现在的10到15万元,不知道这笔钱他们存了多久。”

“1984年购买自行车;1988年购买黑白电视机;1994年购买缝纫机;1995年购买电冰箱和洗衣机……”“三大件”是那时候人们过上好日子的“标配”,当谈及到家中“三大件”的购买时间,黄老更是印象深刻,在他的动情讲述下,眼前的这些老账本犹如“时光机”,让在场的每一位听众都“看到”了曾经生活的不易。

以“小家生计”见“大国发展”

其实,黄老账本里55年的“故事”,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环境的改善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90年代月收入约600元;2000年月收入约1400元;2015年月收入约4000元……”在黄老的账本中,清晰地记录着他这些年的月收入情况,通过这些数据也看到了国家发展的“脚步”。

“现在我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大约是7400元,收入上去了,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哪像刚记账的时候,肉、粮食都是配给制,需要凭票购买,一个月只有一斤肉。”黄老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代,当时的很多东西需要凭票购买且种类单一。“鸡蛋都是‘奢侈品’,更别提什么进口食品了,那时候能吃上猪肉就很好了,牛羊肉更是少见。现在多好,吃完饭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

不仅如此,在黄老的记忆中,这55年来,农村的变化也非常的大。“以前,农民大多数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现在到处都是小洋楼、小别墅了,好看得很。”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21世纪20年代初,黄老的月收入足足增长了250多倍,从他的账本上,记者看到了诸多变化:食物也从原来的种类单一到如今花样繁多;农村的住房更是从“土坯房”变成了“小别墅”……横跨两个世纪,相差55年,变化竟如此之多,如此之大!

“这一切都是国家发展带来的福利。”谈及此处,黄老表示,无论是上世纪80年代的工资改革,还是1994年二儿子的出国留学,抑或是2004年的买房装修……这看似是一个个“小家故事”,正是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过程。“特别是从改革开放后,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也越来越高。”

去年,黄老成为2022年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新一轮样本记账户中的一员,开启了5年的记账工作。对此,他表示,接下来会认真完成国家交代的任务,因为“为国记账”不仅仅是个人的理财,更是为国家提供一份掌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资料。

从计划经济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实现了全面小康社会,每每想起,黄老都感慨万千。

“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希望后辈们接续奋斗,让国家发展得更好。”采访结束后,黄老紧握记者的手,说希望将这句话送给宣城的年轻人。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