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春笋。
春风拂绿,旌德县白地镇江村笋厂连日来热火朝天地全速运转。这座位于竹海之畔的加工厂,正以春笋为媒,借力当地丰富农业资源,演绎一场“山林馈赠”到“餐桌美食”的生动蜕变,为乡村振兴谱写出一曲绿色交响。
4月15日上午,江村笋厂里洋溢着浓郁的笋香与繁忙的气息。车间内,30余名工人有序分列生产线两侧,手起刀落间,一根根新鲜春笋在他们手中历经剥壳、切片、烘干等工序,华丽转身为春笋干、笋衣、绿笋、压榨笋丝等各类笋制品。负责人王家兴自豪地说:“现在每天都有笋制品从白地镇销往江浙沪,接下来春笋的加工还将持续到本月底,总产量预计将达到100万斤。”
政府主导、企业聚力、农户参与,三股力量交织共舞,编织出一条完整的春笋产业链。笋厂深植白地土壤,精准定位,善用资源,不仅确保产品“零农药、零化肥”,更依托科技手段,深度挖掘农产品营养价值,提升产品附加值。从粗加工迈向精深加工,从单一产品走向系列开发,笋厂正以创新之力,激活产业链条每一环节,实现优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笋厂犹如磁石,吸引周边农户纷至沓来。他们每天肩挑手提,将自己挖来的三四百斤春笋销售给笋厂,能够换取三四百元的收入。据统计,笋厂日均收购春笋约3万斤,让农户的辛勤劳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劳动成果。目前笋厂还邀请了白地镇内就业帮扶车间的村民,采取两班倒及包餐工作机制,加快笋产品制作,这些从事笋加工的村民,每天也能领到150元左右的工资。笋厂的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活力,成为乡村振兴中的一股强劲动能。
江村笋厂火热的生产场景,是旌德县白地镇乡村振兴战略的生动缩影。它以竹为笔,以笋为墨,绘就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增收、生态宜居的田园画卷。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悉心指导下,笋厂深挖潜力,创新模式,让这抹“舌尖上的春天”走得更远,让乡村振兴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