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探索“类家庭”养育模式

来源:宣城日报时间:2024-06-19

两户“类家庭”成员共同为孩子庆祝生日。

“类家庭”儿童和“妈妈”一起择菜。

“蔬菜和肉都要吃,不能挑食。”6月10日晚上6点,在市社会福利中心“类家庭”公寓楼里,“妈妈”武庆萍给3个孩子夹菜。饭后,“爸爸”方宏旺则给孩子们讲故事。

这是一个特殊的家庭。爸爸和妈妈由一对爱心夫妇担任,在福利中心提供的住房内,与3名来自市儿童福利院的儿童组成一个家庭。妈妈负责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等,爸爸白天外出工作,晚上协助干家务、辅导孩子学习。

这种全新的养育孤残儿童的方式——类家庭,三个月前在市社会福利中心出现。6名儿童进入了两户“类家庭”,他们在“类家庭”里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有父母关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类家庭”家长摸索着上岗

“如果夫妻二人有满满的爱心、足够的耐心,欢迎来到市儿童福利院,成为这里即将组成的‘类家庭’成员,给孤残儿童一个家……”今年3月中旬,市社会福利中心在我市探索开展“类家庭”养育模式前期,通过第三方机构向社会招募爱心父母。

市社会福利中心儿童部主任钱卫红说:“每个孤残儿童强烈渴望被亲情包围,‘类家庭’养育模式就是让儿童在正常的家庭里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所以‘类家庭’父母需要更多爱心和耐心。”

“妈妈”武庆萍进入“类家庭”之前曾是福利中心儿童部护理员。护理员工作虽然辛苦,但下班后有着自己的私人空间。申报“类家庭”成员前,武庆萍的丈夫方宏旺曾犹豫过,因为每户“类家庭”父母需长期住在福利中心,且全年无休,没有私人空间。为了打消丈夫的顾虑,武庆萍与丈夫商量,儿子目前读研不需要照顾,两人有时间时可以回家看看家中老人,暂时没有后顾之忧。

“我以前主要照顾脑瘫儿童的生活起居,这第一次照顾‘类家庭’的孩子,或许会有困难,要纠正孩子各种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但我还是想试一试。”武庆萍下定了决心。

最终,方宏旺同意了,毕竟这些孩子比起正常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另一户“类家庭”中,“妈妈”徐根花和武庆萍一样,此前也是福利中心儿童部护理员,不同的是,方宏旺是福利中心的厨师,而徐根花的丈夫则在一家企业工作,每天早出晚归。

让孩子有“家”的归属感

这是“类家庭”里寻常的一天。

清晨,“妈妈”武庆萍早早起床为两个年龄大点的“儿女”做早饭,叫他们起床、梳洗、吃早饭,然后送他们到福利中心门口等校车,两个孩子分别在附近的公办小学和初中读书。回来后,她再送年龄最小的孩子去福利中心内的儿童福利院学习。下午四五点陆续将三个孩子接回家。

武庆萍的“类家庭”里有一男、两女3个孤残儿童。最大的15岁,最小的6岁。

白天,武庆萍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接孩子放学;晚上,方宏旺给孩子辅导作业、进行亲子互动……直到晚上9时许,孩子们进入梦乡,夫妻俩才稍微松口气。

“两个大点的孩子之前曾辗转几个福利院,因为养育人的不一致性,有些生活和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及时纠正。”钱卫红说,这些“爸爸”“妈妈”就从问题源头入手,给予孩子正常家庭的温暖。

叫“爸爸”“妈妈”,是孩子们融进家庭生活的开端。自从搬进“类家庭”的那一刻起,武庆萍就教孩子改口叫“爸爸”“妈妈”。“类家庭”已经组建了三个月,记者看到其中一个孩子已经亲昵地搂着武庆萍叫“老妈”了。

当然,“类家庭”也有气氛紧张的时候。有的孩子懒散惯了,早上耍赖不想上学,这时“爸爸”方宏旺就站出来了,该批评时也不惯着。“习惯不是一天就能改掉的,我们一直在努力,引导他们像正常家庭里的孩子一样成长。”方宏旺说。

“类家庭”组建三个月来,孩子们的变化也是可喜的。放学回来,看见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做饭,会争先恐后帮忙择菜、打扫卫生;晚上洗完澡,在妈妈的指导下,洗晒自己的内衣;碰到哪个孩子过生日,全家围坐在一起吃蛋糕、唱生日歌,别提多开心了。

“‘类家庭’项目成效有目共睹,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需在试点结束后持续性开展‘类家庭’养育模式。”钱卫红表示,目前,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两户“类家庭”配置了独立的单元房,购买了家具电器等日用品,但要满足孩子个性化的需求,让孤残儿童真正融入社会,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