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匠心传承 非遗绽放

来源:宣城日报时间:2024-07-23

展示“宣纸帘”制作技艺。

打制“后山剪刀”。

炎炎夏日,泾县“草色帘青”非遗人家游客如织。前来研学的学生围坐一圈,聆听非遗传承人曹一松讲述宣纸帘百年传承的故事。同样,一把把手工打制的后山剪刀,也引起游人的注意,它因宣纸技艺的发展而得以出现且存世,并在传承中不断发展。

宣纸帘:    “非遗+文创”彰显特色

曹一松是泾县丁家桥镇的一名退伍老兵,退伍后本想去大城市发展,却发现村里制作宣纸帘的人越来越少,这门传统手艺可不能让它失传了。为此,他毅然决定放弃到大城市发展的机遇,一心只想传承和发展宣纸帘制作这门技艺,这一干就是十五年。

“这种宣纸帘制作方法是我太爷爷曹江山年轻时研制的,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我家已不间断地制作宣纸帘超过150年,宣纸帘制作技艺更是先后获宣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曹一松介绍道。

宣纸帘是捞制宣纸的必备工具,是一项传统手工编制技艺。由于宣纸制作工艺不断进步,传统宣纸帘制作已无法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曹一松将宣纸纸帘制作技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创立了泾县非遗人家“草色帘青”,以龟纹、罗纹编制宣纸竹帘,可参观、体验手工编织技艺,采取“非遗+文创”的方式定制个性化“非遗”旅游文创产品,从而大力推进宣纸帘制作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曹一松还利用自己的编帘技术,编制特殊帘纹的纸帘,帮助国内文博机构修复书画文物,并通过学习《安徽省宣纸发展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等,探索宣纸帘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推进旅游研学游发展。据悉,目前,相关文旅产品年产值达到15万元,并带动了近20户村民就业。

后山剪刀: 创新技艺焕发生机

在泾县,像曹一松这样传承发展非遗制作技艺的还有很多,俞宋桃就是其中之一。与曹一松相同的是,俞宋桃所制作的后山剪刀,也是因为宣纸技艺的发展而得以出现并存世的。宣纸技艺中剪纸一环必不可缺,后山剪刀剪身薄且宽,钢韧锋利,开闭自如,严丝合缝,一次性可剪一百张宣纸。上世纪80年代末,后山剪刀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年产200万把,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剪”。

这一把把小小的剪刀,看似简单,实则它的每一道工序都环环相扣,要经过裁铁、出坯、淬火、磨口等80多道工序,看似大开大合,实则粗中有细,制作过程中要求手艺人靠经验选钢、凭眼力熟火、以技艺锻造,千锤百炼才能制成一把硬可断铁、软可剪棉的后山剪刀。俞宋桃凭着对后山剪刀制作技艺的热爱,不断钻研制作手艺,16岁的他熟练地掌握了剪刀制作技艺,成为车间骨干。

1993年,剪刀厂因为各种原因倒闭了,后山剪刀不再生产,人们纷纷转行,另谋生计。只有俞宋桃没有放弃后山剪刀的生产和传承,凭着对“后山剪刀”的热爱,自己在家开起了一个人的“剪刀厂”。随着时代发展,纯手工制作的后山剪刀工艺再也竞争不过市面上便宜美观的工业剪刀,人们对手工剪刀的需求急剧下降,甚至无人问津。每天面对空无一人的“剪刀厂”,俞宋桃只有不断钻研技艺来充实自己。正是如此,他研究创新出皮革剪、服装剪、民用剪等40个不同种类的产品,并在每把剪刀上打上“后山”钢印,表明剪刀的“出身”。

2014年,“后山剪刀”制作技艺被纳为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俞宋桃也成为代表性传承人,并获得相关荣誉。在他的坚守和创新下,“后山剪刀”又焕发出新的生机。随着俞宋桃年纪越来越大,他也越来越期望这项传统技艺不断传承下去。可一直以来,这项传统技艺因制作又脏又累让年轻人望而却步,他只能找来自己的侄子传授手艺,运用“图片+文字”的方式把剪刀制作技艺步骤和重点记录下来整理成册,并送到泾县档案馆。

无论是曹一松,还是俞宋桃,他们始终以匠人精神传承非遗,做实文化产业。近年来,泾县坚持以文化提升产业,以产业承载文化,突出文化传承、科技创新、产业融合,深入实施文化强县“七大行动”,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达19.71亿元,占全县GDP比重达13.07%,远超全省“十四五”5%的目标任务,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文化百强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

编辑:【鲁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