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推进垃圾分类

来源:经济日报时间:2021-12-24

近日,上海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满意度评价结果显示,98%以上市民对上海垃圾分类工作表示满意,全市居住区和单位分类达标率均达到95%。不过,调查也发现,垃圾混投问题仍时有发生,应引起重视。

生活垃圾分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难题。前端的混投会使得后端二次分类处理举步维艰,导致生活垃圾分类打了折扣,大量可资源化利用的垃圾无法有效利用。对此,各地都已将垃圾前端分类摆到了重要位置,取得一定成效。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一些新问题浮出水面。比如,在交通枢纽、道路广场、旅游景区等公共场所混投情况仍有发生,可回收物和干垃圾投放质量不高;住宅小区志愿者撤守后,有的社区垃圾分类投放质量有所下降。

这些问题并非上海独有。为此,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推进分类落实到位。此外,对公共场所垃圾箱设施配置也要进一步优化。比如,在人流集中区域适度加大密度。在垃圾箱制式上,现有的箱体一般都是一边可回收,另一边投放其他垃圾,可以优化垃圾箱配置,更合理划分投放空间。

在社区,分类投放质量下降,与监督力度有所减弱有关。实施垃圾分类政策,要加强监督,帮助居民逐渐形成自觉,监管力度不能放松。可以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在重点区域和问题区域加码,在志愿者监督、城管执法、物业共治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同时,在个人生活垃圾投放管理上也应当注重赏罚分明。处罚方面,除罚款外,还可考虑完善处罚方式,增强效果,切实减少混投。奖励方面,可探索对垃圾分类问题区域实行激励措施。

总之,虽然垃圾分类法治化规范化成果丰硕,但仍然要久久为功。即便大多数单位和个人已经逐渐形成好习惯,但适当的、有针对性的监管仍然不能缺位,全民垃圾分类依然有赖于政策的完善、监督的有效以及民众的共识与行动。


编辑:【朱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