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发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明确了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信息服务规范,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实施影响网络舆论、规避监督管理以及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有研究结果显示,社交网络结构和信任度算法影响社会交往的作用下,会对用户的产品预期产生较大的影响。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说,这种影响即使不是正能量,但也不能是负能量。遗憾的是,一些企业的算法,表面上是“用户思维”,实际上是基于企业本身产品的商业需要。
算法推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所谓的圈层化、流量化和深度水平化,这种运行方式,不可避免地为博眼球提供了一种变现模式。从用户日常体验看,在算法推荐机制下,每个人被固定在各自的信息孤岛,用户只看到自己想看的信息而形成信息茧房。但当相同相似观点、态度的用户会聚集形成圈层化结构时,就容易产生群体极化行为。特别是舆情方面,当谣言以圈层化的姿态混入社会公共事件中,且其制造者与传播者别有用心地去运作和动员的时候,谣言就不再仅仅是在线上传播这么简单了,而是形成一个线上线下的循环,给社会的治理带来冲击与挑战。在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水军控评乱象和饭圈乱象。这时候,企业的算法推荐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事实上的谣言制造者,目的不过是在用文化资本博取社会资本,从而获得经济资本,形成较完整链条。
这并不是说企业不能进行算法推荐。算法没有善恶,但必须有方向,即企业在利用算法创造更多财富的同时,不能因此增加社会治理负担而损耗社会资源。所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台《规定》,旨在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
要让算法推荐获得企业和社会的双赢,不仅取决于企业的利益,还取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互联网企业来说,必须更多地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做好“数字守门人”。前不久在广州举行的“2021责任中国年度盛典”上,很多企业家就表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超越利润至上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要指导企业的投资行为以及经营行为。企业在进行算法推荐时,必须同步考虑到对社会利益的影响。2021年12月17日的第四届“蓝骑士节”上,饿了么表示,“配送时间紧张”“超时罚款”“投诉罚款”是骑士们反馈次数最多的问题。为此,饿了么表示全面升级骑士保障体系,为复杂配送场景提供更加灵活的配送时间。这就是算法向善的有益探索。
对政府来说,同样要做好“数字守门人”。《规定》体现出政府把算法推荐的结果性监管向源头性监管延伸,这是政府监管的进步,但仍需继续努力,让《规定》发挥出应有预期。监管部门要像财务审计一样,对企业进行“算法审计”。要从最终结果入手,看企业的算法是推动了整个市场的繁荣和效率,推动了社会进步,还是抑制了市场的效率,增加了社会治理成本。以此来判定这种算法推荐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这就需要有精通数字技术的人才,用数字监管手段来有效规制引导企业。这很富有挑战性,但必须越是艰难越向前,用“有形的手”去规范“数字化的手”,最终让“无形的手”更好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