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带娃"落地见效还需多方共同努力

来源:中国文明网时间:2022-02-11

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中国家长正式进入“依法带娃”时代。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家庭是他们的第一个课堂,家长是他们的第一任老师。长期以来,大多数父母在履行家庭教育义务方面长期缺位,过度依赖学校教育,过度重视知识教育,缺乏对孩子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和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培养,已经影响到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对于压实家长的教育责任和提升家庭教育效果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法律的制定出台只是第一步,要让法律实施取得良好的效果,让“依法带娃”真正成为助未成年人成长的动力,还需要多方努力。

“依法带娃”落地见效需要构建为家长“减负”的良好环境。在当下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下,许多家长连自己的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都不见得能自主安排,在这样的客观现实下,又何谈合理安排未成年人的时间呢?国家和社会要督导企业事业单位严格落实《劳动法》相关要求,杜绝996,切实保障家长回归家庭教育的时间。同时,要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创造条件为家长履行家庭教育义务提供便利。

“依法带娃”落地见效需要构建为企事业单位“减负”的良好环境。家长“依法带娃”就意味着要减少用于工作的时间投入,这对企事业单位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成本支出。要探索建立一个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将企业为鼓励员工履行家庭教育义务而产生的相关成本,通过税收减免优惠等方式在国家、企业、家长之间进行合理分担。

“依法带娃”落地见效需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之所以会出现家长“鸡娃”、校外培训班火爆的原因之一恰恰是学校教育还不足以满足家庭和社会对于未成年人成长的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教学质量不高、放学时间与家长上下班时间不同步、文体兴趣活动不是普惠性性质而是筛选模式等等问题,也助长了家庭教育过分注重分数教育的趋势。要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突出普惠性和公平性,在注重知识教育的同时,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同时改进和完善课后延时服务,尽可能多的开展文体兴趣班,促进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

国家、社会和家庭多方努力,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定会让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完美配合,为未成年人成长提供良好环境。(高源)

编辑:【朱青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