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天没晒衣服被救”,独居老人需更多“被看见”

来源:东方网·东方快评时间:2022-09-26

近日,浙江衢州。75岁的独居老人林奶奶和84岁的聂利兴是隔窗而望的邻居。5天来,聂老发现林奶奶家的阳台一直没晒过衣服,让女儿去打探发现林奶奶躺在地上,目前其已脱险。(9月22日 澎湃新闻)

老伴去世多年,儿子又长期不在身边,独居老人难免“空巢又空心”。一个平时很爱干净整洁的老人,原本每天都会将衣服晾晒在阳台上;5天没晒衣服的一反常态,引发了邻居聂老的担心和警觉。正是由于好邻居的细心与热心,发生意外的老人才能够及时得到救治,从而脱离了危险。

伴随着社会流动的加速,很多老人都面临着子女不在身边、没有人照顾和陪伴的尴尬现实。受传统家庭观念的影响以及囿于种种现实,不少老人不愿意住进养老院,而是偏好居家养老。年老体衰、身体部分失能的独居老人一旦发生意外,后果或许不堪设想;虽然“5天没晒衣服被救”是一种幸运,但不是每位老人都会如此幸运。

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邻居不仅是一种物理距离的接近,也是一种体现心灵位置的社会关系,“远亲不如近邻”。经常相互串门,习惯互帮互助,主动将钥匙托付给邻居保管,热情邀请邻居来家里吃饭,请求邻居帮忙照看孩子……那种美好的邻里关系不仅健全了社会支持系统,也让人们从中得到了精神慰藉与情感支持。

伴随着社会变迁,哪怕居住在同一个小区,有些邻居也名不副实。“相见不相识,相遇两不知”“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 ”,在现代社会,只要一关上房门,就成为一个封闭的空间,这固然有利于保护隐私和个人权利,也会妨碍邻居之间的交往。

在社区治理专家陈伟东看来,“有交往才有邻里,有参与才有幸福”。没有交往的邻居徒有其表,没有参与公共事务居民对社区也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正是由于邻里之间有一定的交往基础,5天没有晒衣服才会被有心的邻居发现和捕捉到;正是因为将邻居放在心上,聂老才会让女儿上门去打探情况,最终成功地拯救了一位独居老人的生命。

现代化进程的滚滚车轮,让传统的居家养老模式受到猛烈的冲击;老龄社会已经到来,如何让独居老人生活得更有安全感、更有获得感?不论是安排志愿者定期上门走访,还是依托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抑或充分发挥邻里守望相助的功能,独居老人不能成为孤立无援的原子,而是要得到更多的制度护佑和人文关怀。

每个人都终将老去,独居老人的生活品质,同样度量着城市的善意与温暖。独居老人不能“独自凄凉无人问”,而是需要来自邻居、社区、公共部门更多的关爱与帮助。建设老人友好型社会,独居老人不能成为被遗忘、被忽略的边缘群体;只有多管齐下对独居老人“温柔相待”,他们才会生活得更有品质。

编辑:【hogeso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