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空调、路由器、电视机、机顶盒等家用电器,即便不使用,只要不拔下插头就依然会耗电,这被称作待机能耗。若按照每户日待机能耗0.2度电计算,一个500万人口的中小型城市(按190万户家庭计),全年待机能耗近1.39亿度电。在这样的背景下,拔下“偷电”电器的插头,遏制待机能耗浪费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性。(9月26日工人日报)
“电费刺客”猖狂,一是其隐形让人看不到,二是有家庭即使知道,也不在乎每月多花三五块钱。揪出家中“电费刺客”,还要科普和科创双管齐下。
就科普而言,社区和中小学要把这个科普任务承担起来。社区要通过宣传,让居民知道,应及时关闭长时间不用的电器,拔下电源插头。另外,还要尽量避免手机、平板电脑、充电宝等常用耗电物品整夜充电。并从防火的角度告诉居民,电器长时间待机容易引发火灾。中小学要把电器“偷电”的科普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环,让中小学生在家庭中给家长做好提醒。比如,有些居民也不愿电器“偷电”,但他们又认为,电器开关的一瞬间会耗费更多的电,还不如不关电源合算。事实上并非如此。以空调为例,启动时电流比正常运行大5倍,相当于比正常运行多耗5倍电,但启动时间仅1秒,耗电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的科普,更需要孩子们告诉父母。
就科创而言,相关厂家以及新建楼宇、旧改中还要加强科技创新。厂家要当好“能效领跑者”,开发具备超低功耗技术的产品帮助降低系统的待机功耗。同时,设计方便的电源解决方案,方便居民随时关机。有了厂家这个源头,新建楼宇、旧改中就可以在家庭安装对每一个电器都能够单独控制的配电箱。比如,一些家庭在装修时为了美观将常用电器的固定插座放在比较隐蔽的位置,拔起来不方便。有了方便的配电箱,居民就可以方便地及时关掉相应电源。
节约用电,人人有责,人人有利,人人可为。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消费行为能耗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45%-50%。目前,各地政府、企业、银行等纷纷推出“个人碳账户”,对居民产生的绿色低碳生活和消费减排行为,通过数字化手段自动记录到个人碳账本中,并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这些绿色积分可兑换绿色食品、骑行卡、代金券等。各地在家庭用电上,也不妨在实行阶梯电价的同时,把居民用电分类计入到“个人碳账户”。有的居民或许不在乎绿色积分的奖励,但很多人还是喜欢晒一晒这个成就,节能的积极性和效果也就因此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