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双11”购物节不到1个月了,各大电商平台的商家已经开始营造促销氛围。近日,有媒体报道,许多商家已在商品销售页面打出了“保价”“保价双11”等字样,所涉商品种类繁多,对消费者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近年来,“双11”已经成了消费者公认的大促活动,不少产品的价格可能会达到年内最低。消费者在“双11”之前的一段日子尤为难熬:当有心仪的商品时,希望早买早享受,但又怕错过“双11”促销;熬到“双11”,又怕价格并没有什么折扣,白受了这段时间煎熬。所以,不少商家推出了保价活动,希望给消费者一颗价格“定心丸”。
保价,顾名思义就是保证消费者购买的产品在一定期间内价格不变,若保价期间价格下降,则商家赔付消费者相应的差价。保价服务在于提升消费体验,让消费者在大促前安心消费,此举也能保障商家在大促前拥有可观的销量,平衡大促期间带来的人手、物流等压力。这对于商家和消费者来说,其实是件共赢的好事。
但从往年的情况看,保价似乎并不“保险”:有消费者发现自己购买的商品降价,去向商家寻求补偿时却被拒绝,客服宣称,店铺和平台优惠券、限时活动以及赠品等均不在保价范围内;也有商家为规避保价规则,下架原商品,重新上新的购买链接或更改商品名称。去年“双11”期间,就有消费者投诉,在“双11”之前购买了一个平底锅,商家承诺保价,但“双11”时商家发放了许多优惠券,最终成交价相较自己购买时便宜了几十元。当这名消费者找到商家申诉保价时,商家则称店铺优惠券和平台红包不在保价范围内。
除了一些商家在提供保价服务时浑水摸鱼外,不同平台的保价规则也千差万别,一些平台的限时限量低价优惠,如秒杀、百亿补贴等就不在保价范畴内;一些平台只有对购买自营商品的消费者提供7天的保价服务……这些都让消费者防不胜防。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也明确规定,经营者开展促销活动,应当真实准确,清晰醒目标示活动信息。但从现实情况看,大部分商品的购买页面通常不会显示保价的除外规则,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一些平台和商家打着“保价”的幌子,实际上不但没有给消费者实惠,反而给消费者设套,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而且让平台和商家的诚信大打折扣。
“双11”保价应少些套路多些真诚。首先,平台和商家要不断完善保价制度,明示保价除外情况,充分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经营者只有把诚信放在首位,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商品、服务和实实在在的优惠,才能塑造良好品牌形象,赢得消费者信任,让生意越做越好。
其次,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双11”等大促活动中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管。既要强化事前监管,约束和推动电商促销合法合规,也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对借促销活动玩套路的平台、商家及时纠偏、坚决查处。
当然,消费者也需理性消费,深入了解商家的保价规则及理赔流程,避免因保价冲动消费;购买商品后,可以密切关注商品的价格波动,留意商家套路,注意收集证据,必要时向有关部门或当地消协投诉举报商家的不良经营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