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7日印发通知,公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的十条针对性措施(以下简称“新十条”),要求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隔离上提出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还要求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等。随着防疫形势的变化,方法策略也要随之调整。这是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防控经验的不断积累以及疫苗接种的普及等新变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调整。
疫情爆发以来,党和国家坚持“人民至上”,出台了一系列疫情防控的政策措施。事实证明,疫情发生近三年来,我国是世界主要大国中新冠肺炎发病率最低、死亡人数最少的国家,以最小代价确保了人民的生命安全,经受住了最严峻考验。
如今,随着病毒的致病力逐渐减弱,适时调整防疫政策,实属正常。我们已经走过了最困难时期,对于防疫的应对能力在增强,为今后持续优化和完善防疫措施夯实了基础。而每一次调整防控措施都是科学而精准的,这从“四早”到“第九版”到“二十条”再到如今的“新十条”,都能得到充分证明。
当然,落实“新十条”,期待充满活力的中国“满血而归”后,一定要准确理解“新十条”。疫情反复不定,而防疫政策是在“优化”而非“完全放开”,更不是‘躺平’”。因此,优化防疫政策后,更要求我们要充分了解疫情防控的复杂性,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而对于个人来说,“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尤为重要。
疫情并没有结束,准确理解并认真落实好“新十条”, 无疑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总之,精确理解“新十条”,以科学主导防疫,如此才能让生活更安全、更惬意,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使社会生活持续恢复,加快步伐,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努力打好年底“收官战”,为最终取得对新冠疫情的全面胜利,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