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江淮大地,处处涌动着奋进的活力。
开局起步的重要时刻,安徽省两会如约而至。这是党的二十大之后,安徽召开的首次省两会,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从政协会议到人大会议,各项议程在全省人民热情关注中次第展开;在隆重的会场里,一条条映照未来的崭新轮廓正在精心勾勒。
美好轮廓中,跳动的数字最引人注意。1月13日上午,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合肥隆重开幕。新鲜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乃至五年走过的历程进行了全景回望,对可以预见的未来立起了一个个崭新的奋斗坐标。
“数”观两会,最是数字浓缩波澜壮阔。按下时光的“回放键”,回望一起走过的不平凡五年,江淮用殷实的“数据”向全省人民交卷。五年,安徽经济实现万亿级“两连跳”,达到4.5万亿元左右;区域创新能力跃居全国第7,全国首个国家实验室落户安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984元增加到32600元左右,城镇新增就业347.7万人……从经济到创新,从就业到民生,一组组上扬的数字之下,都是具象、可感的发展变迁,与江淮儿女奋进的脚步产生强烈共振,焕发出内心的深度共鸣。
跟着政府工作报告盘点过往,给我们带来最多的,依然是关键时刻比黄金还珍贵的信心。
向近处看,过去的一年,尤为不易。我们难以忘记,从年头到年尾,一场场“临场测试”接踵而至。疫情冲击为经济按下“慢行键”、极端高温挑战种粮大省的“粮袋子”。困难摆在面前,江淮儿女明白:不进就退,慢行亦是退!怎么办?我们保持了奋进信心,心怀“舍我其谁”的勇气,一同翻山越岭,历经重重大考,同样交出了一份提振信心的发展答卷。
——经济稳健发展,跑出了3.5%左右的可贵速度;
——进出口总额两位数增长,保持在10%左右;
——粮食产量达到820多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左右、6.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69.02万人,事关民生福祉的就业、收入等保持稳定增长;
……
过去的时光,安徽的发展令人鼓舞,信心倍增!
事非经过不知难,历经风雨志更坚。“进”势明显,增长有节奏,一组组冒着热气的发展数据,展现着过去我们拼搏奋斗走过的春华秋实,释放着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之后的“甘甜”回味,激荡起江淮儿女立足当下、拥抱明天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新的起点上,我们面临的困难依然不小。经济“三重压力”仍然存在,更趋复杂的外部环境对开放安徽意味着需要面对更多的挑战,向“深水区”挺进的改革压力同样测试着全省各行业领域的“应变能力”,等等。
爬坡过坎之际,砥砺奋进之时,信心最关键,信心最珍贵,根本在“强信心”!
信心从哪里来?我们透过过去五年和过去一年来拼搏奋斗的成就,更加坚定了前行的底气,充盈了奋进的信心,从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重点工作的目标定位充实了信心“活水”。
“6.5%!”这是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全省经济增速的总体定位。这一增速,是综合江淮当下呈现出的“进”势,以及各领域潜在的发展空间作出的总体预计增速。从目标增长数据来看,经济的“大盘”中,可谓装满了一系列可待挖掘的“潜力点”。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居民收入增长……政府工作报告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纷纷发出了新考卷,“在实际工作中力争更好结果”的鼓劲,直抵人心。这些新增量、新规划,都关系到江淮儿女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万千市场主体更远大的未来,关系到每一个你我的安居乐业、幸福前程。
全“数”前进,提“数”过关,安徽对经济领域的目标定位,呈现出“势在必得”的发展决心。“势在必得”,关键要“势在必行”。有“行”才能“得”。一个个高高立起的奋斗坐标下,是一条条通往胜利的现实路径。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从11个方面重点布局,对扩大内需、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市场化改革、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惠民生暖民心等重点领域布局施策。
品读安徽省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一个共同的感受便是:对未来心中有“数”。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路径,壮阔的蓝图,正是我们不断向前、一往无前的最大自信和底气。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用苏轼的名句“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勉励拼搏奋斗。路在脚下,事在人为。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任务尤其艰巨,但我们有着更加远大的奋斗目标,只要我们坚定信心、迈好步伐、加“数”前进,就能不断驶向新航程,打开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新局面。
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未来的江淮,一定更有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