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晚,郑州发布《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2023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除商场、车站等禁放区域,允许市民在指定的部分域内燃放烟花爆竹。但重污染天气期间和上述规定以外的时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限燃令”赢得当地群众喝彩,也让在豫曾从事烟花爆竹的经销商精神一振,重拾旧业开始备货,体现精细化治理。
梳理媒体报道,自去年12月中旬,山东省东营、滨州两市在全国率先发布春节烟花爆竹“限燃令”后,对于今年烟花爆竹“禁燃令”是否应松绑,引发了全网大讨论。大连等少数城市也发布“限燃令”,更多城市还是坚持全域禁放。以郑州为例。去年12月31日晚,郑州上万市民聚集在郑州地标建筑玉米楼附近,跨年辞旧迎新,不少市民现场燃放烟花。当地办事处出动百余人,对人群聚集点进行夜间排查、劝阻。1月以来,这样的场景也开始在一些全域禁放的城市出现,有城市还实行有奖举报,但事实证明,堵,已经堵不住了。杭州、上海、珠海等地都出台“限燃令”。
或许有人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完全可以有替代需求,比如,电子鞭炮和各种文化活动。事实上,今年之前各地也是这样做的,全域禁放也执行较好,老百姓也没多大意见。但是,今年不同了。三年疫情,特别是去年12月份左右的大面积新冠感染,人们燃放烟花爆竹“驱邪避瘟”的心理作用被放大,其他方式起到心理情绪释放的功能开始衰减,当更多人冒着违法风险燃放烟花爆竹时,政府的治理能力自然跟不上,也使得法律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情制宜,通过临时“限燃令”,实现精细化治理,满足群众需求,维护法律尊严。
比如“年俗”,关键在“年”,“俗”只是我们对生活的安排。这些安排,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每年也许不一样,不变的只是人们对新一年的期待和向往。也许今年春节限燃,明年老百姓的心理情绪释放方式变化了,则可以回到禁燃。社会治理必须从注重效率的“功能导向”和注重空间外观的“形态导向”,转向更贴近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生活导向”。
从另一方面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也不是基于空气污染和安全隐患而非得禁止不可。完全可以发挥科技的作用,让燃放烟花爆竹污染更少,更安全。据报道,中国烟花爆竹行业通过技术革新步伐和加大降烟、除尘、脱硫、减噪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力度,已成功研发出无硫发射药、微烟引线、环保型鞭炮等众多新材料和新产品。通过转型升级,烟花爆竹产业全面推行机械化、智能化生产。同时,各地也在开发推广居民低碳“碳普惠”应用。如果老百姓只能用碳积分换取鞭炮,然后限时限地燃放,没有碳积分也就换不来鞭炮。这相当于燃放烟花爆竹增加的碳量,可以用平时的低碳行为做出生态补偿。如果能够精准操作,想过年放鞭炮的人,必然会在一年里攒碳积分,这反而能推进低碳生活方式。
总之,高品质生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由一系列具体目标要求构成的战略设想,更是涵盖人民群众实际生活方方面面的行动纲领,这就需要从系统思维出发,尊重群众更加多元的需求,强化换位思考,不搞一刀切,优化政务服务,实现精细化治理,增强为民服务的精准性实效性,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