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难,这已经成为城市的一个“流行病”,解决这一“病症”,各地各种“处方”层出不穷,停车收费也成为其中的一个“处方”。
毋庸置疑,停车收费这一“处方”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疗效,在我市实施主要干道停车收费10个多月之后的今天,主干道上的车辆无序停放现象明显减少,交通秩序也明显顺畅。但疗效有了,“负作用”也不容忽视。
在市区,笔者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在敬亭路上收费的天羽停车场,偌大的停车场内,停放的车辆寥寥无几;而场外,路边、人行道上却排满了违规停放的小汽车,杂乱无序、阻碍交通。这样的外挤内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此外,还有一种整齐与混乱的对比也普遍存在:在市区主干道上,路边车辆停放整齐,交通顺畅;附近的次干道或背街后巷,车辆无序且拥挤停放,混乱不堪。通过记者的采访,不难发现,这两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主对于停车收费的规避。停车场收费,我停外面;主干道收费,我停巷道……
锦城路上,停车收费员正在指挥车辆有序停放
停车收费,该不该?笔者认为,该,但不应全该。
笔者认为,在主干道及有条件的道路上划出的停车位,就应该实行停车收费管理。停车难导致行车难,对于此路边停车收费不失为一种调节和规范的手段。因为这样能促使车主尽可能地规范停车,对于缓解交通拥挤、提高道路通行能力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相对于停车场,则应该扩大公益性的范围,多建设和配套一些免费的停车场。通过“收费”这一经济杠杆的一张一弛,适度将车辆“推入”停车场内,让出宽敞的道路。就拿天羽停车场来说,如果天羽停车场是免费的,相信那些将车停在人行道、又担心交警罚款的车主们,必定会将车停入停车场内。
当然,这些方法多少都有些治标不治本,解决停车难还需要多管齐下:增加停车位,在有条件的路段划出停车位;增建停车场,利用城市中的空闲土地、厂房等可以利用的空间改建成停车场、立体停车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城市公交等公共交通体系,倡导绿色出行;强化文明宣传,促使市民养成文明停车、规范停车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