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亮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济南曾兴起过“打家具”的热潮。那时许多解放后出生,也就是现在所说的“50后”们大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相比自己的前辈,这些年轻人不满足现状,他们对即将组成的小家庭怀着无限憧憬,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对家具的要求。
当时“文革”刚刚结束,物资供应相对匮乏。济南市虽然有几家木器厂生产家具,但品种单一,式样老旧,而且还须托人才能买到。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年轻人转变思路,尝试自备木料,请人来家制作家具。这样既省钱,又可以满足自己喜好,并可做到多件家具风格统一配套,可谓经济实惠。很快,这种方式引起许多普通家庭的羡慕和效仿,并迅速流行开来。
记得当时济南城里,木材成了异常紧俏的物资,而木匠师傅更是极受欢迎的人。在工作之余,他们被请到自己的亲友、亲友的亲友家中大展身手,忙得不亦乐乎。那时人们还没有“挣外快”和“第二职业”的概念,忙忙碌碌就是图个相互帮助,增进友谊。只要有好酒喝着好烟抽着,同时享受着高接远迎的待遇,师傅们便体会到了自身价值,大有“累并快乐着”的良好感觉。
后来,要求打家具的家庭越来越多,专业的木匠师傅实在难以应付,许多人等不及了,便买来或借来斧、刨、锯、凿等木工工具,开始自己动手学习木工手艺。一时间,自学成才的业余木匠遍地开花。然而木匠离不了木头,木材需求量的直线上升,使得整个济南市“一木难求”。记得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叫“木匠比木头多”。真是既诙谐又形象的写照。
那时我正在准备结婚,理所当然地加入到自学成才的木匠之列,为了筹备木材,我把家中老平房的木隔断拆卸掉,连同父母的条几全都拆解成打家具的木料待用。我又访遍同事亲友,向他们取经,测量他们已经打好的家具,并根据自己的喜好画出图纸,随后便利用业余时间开了工。历经数月,由简到繁,从小到大,我先后做成了床头柜、酒柜、碗橱、单人沙发、茶几、圆桌、写字台等。到最后制作大衣柜时,几位要好的“业余木匠”齐聚我家,大家分工协作,连续奋战了两天,一件崭新、散发着松木香味儿的大衣柜竖立在了我们面前。面对满屋的新家具,大家心中很是自豪,朋友们自然要开怀畅饮、庆贺一番。
经过一系列实践,我的手艺有了很大提高,从画线下料到推刨子拉锯,从凿卯开隼到组装刷漆,这些基本功都能独立完成。有一次朋友约我一起给别人帮忙,他给人家介绍说,“这位是业余三级木工张师傅。”虽然知道朋友是在调侃,但我心里还是美滋滋的。
后来几经搬迁,但几件旧家具一直舍不得淘汰掉。有时,我抚摸着那些油漆脱落处带有沧桑感的木纹,感慨良多。因为它们出自我手,记录着我的青春、爱情和“木匠比木头多”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