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要提出美好乡村建设?
在新农村建设中提出美好乡村建设,两个概念有很大相关性,但又各有侧重。
多数情况下,美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两个概念,可以当作一回事来用。(工作对象是一样的)但美好乡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又是有区别的。中央抓最深刻的,地方抓现实的。
目前新农村建设对面上的推进措施,大多数是由中央主导的。从统筹城乡发展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从强化社会管理和建设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央的规定动作比较多,地方的主要任务是落实。
近些年来中央所采取的一系列关注民生的措施,受益最多的是农民,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实质性措施。中央在财力增长的条件下,逐步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逐步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就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必须承认,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旧格局,是一种“制度落后”的表现。(印度。英国。朝鲜。)
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就不会找到美好乡村的感觉。
这个问题能否解决,很关键,必须全国一盘棋,由中央自上而下推进,是最合适的。
地方上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自选动作”,大多数是中央措施覆盖较少的领域,基本方法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实施,很难像中央那样搞普惠制的。
美好乡村建设提出的时代背景。
背景一,城乡建设差距拉大。(最大的不平衡、不协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非农产业增长慢。欧洲与非洲的反差。)
保持较强的城市吸引力,有助于人口城市化,但过度了,会造成负面影响,带来农村的衰落、荒凉。
这种局面并不符合改革的初衷。在八十年代中期,城乡差别曾经缩小到建国后的最小程度,后来又再度拉开了城乡差距。
实践科学发展观,所谓以人为本,农民是大多数,必须兼顾;所谓全面协调发展,不能任凭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
背景二,“天时”正好,不早不晚。在我国从总体上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后,我国进入了一个强化乡村建设的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二三十年之后,现在我们有条件在城市建设加速发展中,借用工业反哺、城市带动、公共财政的力量,同步推进乡村建设。只有在当下,政府财政有可能向农村建设更多倾斜,城市先进生产力有可能向农村转移,地方“以工补农”实力有所增长。
背景三,农民对幸福生活有新期盼。两栖生活质量不高,留守人员苦不堪言。过去不出家门,现在打开电视便知天下事。眼界打开,知悉山外,人心向城,羡慕文明。
农民有愿望,同时,家庭经济实力也发展到追求更多享受的阶段了。
美好乡村建设的奋斗目标。
在上述时代背景下,积极推动美好乡村建设,奋斗目标是什么呢?各地有各种近期目标概括,从长远来讲,我希望最终达到的目标应该更加完美一些——当我们消除了城乡物质生活的差别,乡村居民能够安居乐业,享受并爱惜着城市所不具有的自然环境,精神文化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满足时,乡村便真正成为了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