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文化旅游:倾力打造一个大产业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1-12 08:55

宣城,风景如画。1000多年前,“诗仙”李白用他浪漫奔放的诗句,描述了江城美不胜收的风景。

宣城,文化昌盛。中国唯一的文房四宝之城,徽文化发源地之一,特色文化在此融汇传承、源远流长。

2014年,在这幅意蕴悠远又风骨峭峻的山水长卷上,宣城思想统一、目标同向、行动一致、力量凝聚,全面打响“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品牌,浓墨重彩打造一个文化旅游大产业。

宣城,以倾城姿态,迎来文化旅游产业大转型、大变革、大发展的“美好时光”。

启动:着眼未来的战略之策

“美好时光”的开启,立足于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历史与现实的深层考量,对机遇的适时把握,对未来发展的精准定位。

随着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务院出台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我市好山好水好资源优势凸显,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已经到来。良机稍纵即逝,发展时不我待!

2013年12月26日,新春的脚步渐渐临近,备受瞩目的市委三届九次全体(扩大)会议适时召开。会上,“11331”发展思路形成共识,响亮提出。“11331”既保持了发展的一脉相承,又是深化市情认识的升级版。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把文化旅游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全市主导产业之一,作为实施“11331”发展思路的永恒战略。我市要把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升级的切入点,“撬动”转型的新支点。

这一重大战略的制定,有理论层面的深入思考,和制度层面的总体设计。

市委专题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确立了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突出生态环境、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保护和开发,坚持重点景区和项目带动,提升“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城市形象品牌,建设“六个集聚区”,实施全域一体战略,整合文化旅游资源,着力构建以市本级为龙头、县市区联动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品牌和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国际性旅游目的地城市。

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我市制定《宣城市实施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从资金扶持、组织保障、项目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新思路,新制度,新举措,势必会促成文化与旅游的激情碰撞和深度融合,带来产业发展新态势。

此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全市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进行调研、现场办公,推动项目建设进程。市委书记姚玉舟先后三次为敬亭山度假区建设召开推进会,对宣州、泾县、宁国等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密集调研指导。市长韩军三次到敬亭山度假区现场办公,主持召开文化建设发展调研座谈会,寻计问策。市人大、市政协也展开相关调研资政,建言献智。

全市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的“集结号”吹响了!

铺开:改革引领的创新之路

2014年春节后的第一个上班日,全市“六个年”动员大会召开,市旅游局局长宁韶亭走到前台,就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年,作表态性发言。这一年的年尾,他又面对全市媒体就活动进展情况,公开述职。

这种创新的推进举措,让人精神振奋,随之带来的是更大的压力和责任。文化旅游产业要“跑步”前进,必须主动作为,才会大有作为。

“把文化旅游产业与汽车及装备制造业、食品医药产业并列为三大主导产业,这在我市是第一次明确,它意味着,全市的资源、要素、力量要向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宁韶亭说。

从这个“第一次”开始,我市敢破敢立,敢创敢试,以改革驱动,激活文化旅游一池春水。

改革从机制上入手。市委三届九次全会后,我市新增设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办公室,与旅游局合署办公,文化旅游产业办公室下设产业促进科,增加5个行政编制,增加统筹、协调、调度等7项职能,强化组织领导。

体制上突破。市委对敬亭山管理体制进行调整,在敬亭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敬亭山国家森林公园管委会的基础上,增加一块敬亭山旅游度假区管委会的牌子,三块牌子一套人马,由过去隶属于市旅游局管理的二级机构调整为市政府管理的直属机构。

规划上统领。2013年下半年起,我市通过招投标聘请国内知名规划单位,斥资2000万元,高标准完成了八大工程编制规划,强化旅游资源整合,打破行政区划,以八大工程总揽全市12340平方公里,作为一个大景区来建设。

市本级带动。我市文化旅游的现状是县域景点多,市本级少。此次着力将市本级打造成为全市文化旅游发展的产业龙头、集散中心,大幅度提升对周边景区景点的辐射和带动能力。市委市政府调度的30个重大项目中,市本级就占到18个,宣州区4个。

资金扶持激励。2014年起,市财政设立1500万元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建立逐年增长机制,专款专用,通过贴息、以奖代补等形式,重点用于规划编制、资源开发引导性投入、市场营销、商品开发、人才培训、招商引资、考核奖励等方面。各县市区也设立了相关专项资金。

调度考核把关。建立市厅级领导和市直部门联系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制度,对每项工程实行“一张蓝图、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每月一通报,每季一调度,半年现场会,年终大考核。考核不仅仅针对县市区,市直承担职责的相关部门也列入范围。市文化旅游发展产业办公室专门制定印发重点项目调度办法、县市区考核办法、市直单位考核办法。

一年下来,宁韶亭总结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最大的改变在于四个“突出”、三个“突破”:突出全域发展、突出市本级、突出调度考核、突出产业融合;产业定位的突破、发展氛围的突破、资源整合的突破。

改革催生改变。层层创新之举,带来了文化旅游产业的万新气象,铺开了大发展格局。

“这一年,我们是倍感压力、倍添动力,也倍增信心!”宁韶亭告诉记者。

推进:龙头带动的精品之作

隆冬的晴朗天,正是敬亭山建设的好时节。

从太白独坐楼拾阶而上,敬亭诗径一期加紧施工。历代300多位著名诗人写下了1000多首诗篇,吟咏敬亭之美。该项目就是按照诗歌描绘的场景意境,恢复重建。山脚下,广教寺主体工程完工,弘愿寺二期按计划推进,依山傍水的两座寺庙禅意深深。景区内,双塔湿地、双广路、石涛文化园等项目有的在收尾,有的刚启动。

葱茏苍翠的“江南诗山”,愈发秀出诗情画意,时不时让人惊艳。

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八大工程的龙头工程、“一号”工程,敬亭山建设的关键词就是“精品”,要打造对得起老祖宗、对得起子孙后代的传世之作。

2014年4月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建设工作推进会,市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直24个相关部门和宣州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市委书记姚玉舟强调,要把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成八大工程的龙头、项目建设的精品、市本级办大事的典范、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姚玉舟书记亲任组长,组建敬亭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领导小组,调度建设事宜。

旅游度假区肩挑重任,要以“精品”工程的示范作用,推进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水平。敬亭山,不仅要建成游览观光的风景名胜区,更宏大的目标是休闲度假的文旅产业集聚区。2014年的敬亭山,转型发展正当时。

围绕“精品”,敬亭山用规划铸魂。统属八大工程规划之一的敬亭山旅游度假区规划,提出了“天下诗山、国际慢城”的主题定位,围绕诗、画、佛、酒、茶、亭六大核心元素,深入挖掘敬亭山的文化内涵。拟用三年时间,将敬亭山打造成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及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

敬亭山的开发,充分体现了“举全市之力”这一科学决策。参与建设的资金来源既有市财政投入,也有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认建;既有招商引资,也有协议合作。思路一转,天地更宽。多渠道的投资途径,形成了有效合力,推动了项目进程。

短短一年间,有大大小小13个项目开工投建,齐头并进,敬亭山建设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建项目、抓管理、促转型、快发展,是2014年敬亭山度假区的工作新常态。”管委会主任李寿生对敬亭山的美好前景信心满怀:“敬亭山已经具备了转型发展的好基础”。

2015年,敬亭山将开工建设中华诗词博览园等10多个重点项目,又一场大建设深入推进。

提升:亮点纷呈的发展之势

提升之年,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在谋变中提质增效。发展亮点纷呈,增长态势稳健。

预计2014年,我市接待国内外游客约18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13%;旅游总收入约140亿元,同比增长约18%。旅游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八大工程精彩开局,走势持稳。截至2014年12月底,市委市政府重点调度的30个项目中,已开工项目19个,已完成投资约26亿元,未开工的11个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展开。牵动性工程的分步推进,将全面提升我市文化旅游产业层次水平。

旅游推广好戏连台,“山水诗乡、多彩宣城”文化品牌声名鹊起。

2014年12月“圣诞季”,南京市珠江路、新街口、定淮门等多处闹市大屏上同时播放了“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城市形象宣传片。喧嚣的街市中,人们放慢步伐、驻足观看,从精美的宣传片中,静静品位宣城魅力。这是我市创新营销理念,强化城市品牌推广和旅游线路推广的新尝试。

这一年,我市整合宣传、旅游、文化、招商等部门资源,构建市县两级、全域一体的旅游营销网络,加强与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南京都市圈内外部市场营销及区域合作,形成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高端媒体和重点企业全面联动的营销机制,旅游营销活动创意无限、高潮迭起:

——4月,首届“三月三敬亭山民俗文化旅游月”品牌节会创意推出。系列活动传承了宣城民间风俗,弘扬了传统文化,迅速成为宣城旅游特殊吸引物,解决了敬亭山作为文化旅游度假区缺少文化旅游节庆品牌的大问题。据统计,4月全市接待游客219.2万人次,旅游收入1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1%和24.7%。

——5月,由《中国摄影报》、安徽省摄影家协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全国摄影大展启动。活动持续6个月,全国摄影名家汇聚皖南,用镜头定格美丽宣城。

——10月,全省首届自驾游大会花落宣城,来自全国各地近150家自驾游组织特邀参会。我市先后被评为“长三角自驾旅游目的地”、安徽十大自驾游目的地,迎头赶上自驾游快速发展“潮头”。

——举办“精准小”旅游产品推介,开辟国内新兴市场;成功组织和发布春节、清明、端午、五一、中国旅游日、暑假、国庆、冬游系列营销活动,推动了假日经济的快速增长。2015年的元旦小长假,我市共接待游客88万人次,旅游收入达2.37亿元。

品牌推广热热闹闹,乡村旅游红红火火。2014年的节假日及双休日,游客自驾扎推我市乡村,乡村游已经成为来宣游客的重要旅游方式,“山水诗乡、多彩宣城”入选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十大精品线路。

雄关漫道真如铁。2014年,对于全市文化旅游产业来说,是一段意义超越长度的时间。我市积聚力量、整合资源,一个以文化旅游为主题的大产业呼之欲出。

而今迈步从头越。2015年,我市将坚定不移的推进八大工程,强化市本级带动,走出一条特色鲜明、魅力独具的发展路径,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新常态下推动经济转型的中坚力量!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