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变“寻常”启示我们:只要中国坚定地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上,难题会一个一个地破解,梦想会一个一个地实现
2011年春运期间,新华每日电讯曾刊发过一篇期盼“春运无新闻”的评论。那时候,春运是超级“新闻富矿:“一票难求”的抱怨充斥网络,春运途中的各种悲情故事频现报端,记者挤十几个小时火车回家就能写出一篇让人深有共鸣的报道,拿个相机到售票窗口和候车厅随便一拍就是一组好照片……我在那个时候想:如果哪天“春运无新闻”了,也是中国进步的一个指标。
转眼到了2015年春运,全国旅客发送量由2011年的26.4亿人次,增加到了今年预测的28亿人次。虽然媒体依旧提醒春运是“一年一度的人口大迁徙”,但人们发现,不经意间春运似乎正变成一个寻常话题,虽然现在还没到“春运无新闻”的地步,但春运新闻却不再像前些年那样热辣火爆。
在舆论场上,春运的地位正变得越来越像春晚:同样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同样是一年一度的“盛事”,同样会引发数以亿计国民的吐槽,但也人们也同样越来越抱以平常心。如果说,春晚“受冷落”有“复制”色彩太浓导致公众视觉疲劳的原因,有文化生活的可选择性日益丰富的原因,有文艺创作创新乏力的原因,那么,春运话题变得“寻常”却是一件大大的好事,映射的是中国长足的进步,尤其是交通事业长足的进步。
2月9日的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一幅《杭州春运“静悄悄”》的图片新闻,画面上,几位旅客走过整洁干净的杭州东站二楼候车大厅,你拥我挤、人满为患的情景不见了,售票厅也人流稀松。一图胜千言,杭州东站某一天的情况虽未必是全国所有火车站每一天的春运常态,但无可否认的是,如今的春运确确实实不像以前那样“狼狈”了。一些媒体曾热衷的“春运悲情故事”,比如有人因买不到票而走路回家、有人因连续排队数天买不到票而情绪失控等等,越来越难以“抢头条”了。至于仍能吸引部分眼球的“摩托大军”,恐怕更多的是“自由选择”而非被迫无奈。
高铁的勃兴,对春运减压居功至伟。短短数年间,中国高铁在广袤的国土上纵横交错地延伸,深刻地改变了国人出行的时空感受,可以说,“中国需要发展高铁、高铁造福中国”,已经成为中国民众的最大共识之一。春运中的“高铁福利”,预期将一次又一次地强化这一共识。
不仅是高铁这样的硬设施,“铁老大”向市场低头,实行越来越多的“软改革”,也是春运变“寻常”的重要原因。以前,为买一张火车票而通宵排队、因为买不到票而只能被“黄牛”宰,是许多人刻骨铭心的春运记忆。但在火车票预售制度调整,在网络购票、电话购票、手机购票逐渐完善之后,许多火车站已无须再搭建临时售票处,如今到窗口购票的人已经不足五成。从白领到进城务工人员,都已经感受到了购票方式多元化的好处。不可否的是,“买票难”依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黄牛党”在实名制时代也没有成为历史名词,但过去发生在春运期间的很多令人辛酸的、令人愤怒的、荒唐的新闻事件,现在几乎已经不可能再“重演”。
随着交通网络的日益完善,公众春运期间的出行方式也有了更多的选择,除了火车,飞机、长途汽车、自驾等,“总有一种出行方式能让你比较满意”。虽然仍有不少人对春运发出抱怨之声,但多数人都无法否认一个事实:交通领域的进步是中国社会进步的一面镜子。
春运“无新闻”,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给公众带来的“福利”。比如,随着更多的外来人口融入城市,迁徙的故事自然变少了;随着公平正义的深入人心,尊重、善待农民工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专列、包机、送票上门,因平常而越来越失去“新闻性”了;带薪休假制度进一步落实,也改变了很多人的节日观念,让“错峰出行”变成可能。特别是随着中国人的腰包鼓起来,春节期间“任性”出境游的中国客成为全球旅游目的地不可忽视的重要客源,这也为国内运输减了压。
当然,春运变“寻常”,并不意味着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不理不管了。必须看到,人们的归途依然还有一些坎坎,依然还有一些服务有待提升,而这些都是进一步深化改革中要正视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春运变“寻常”都启示我们:只要中国坚定地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大道上,难题会一个一个地破解,梦想会一个一个地实现。(易艳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