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产业大发展。
★五年来,宣城建成村级文化广场585个、村文化活动室796个,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各县市区都建成(或完善)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市本级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新馆全部建成。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覆盖率达到98%。
★五年来,宣城入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国家级非遗项目6个,省级非遗名录项目45个。全市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6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63人,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传承人总量位居全省第二。
★五年来,宣城累计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3000多场(次),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共4万多场。完成了1699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任务。利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为全市657个村提供了视频节目播放、文化娱乐活动等3000多场,送戏进村3500场。
★五年来,宣城共有文物保护点2393处,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总量达17处。新增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15处,总量达19处。完成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共普查可移动文物47133件,新增可移动文物18520件。座落在宛陵湖畔的博物馆新馆正在进行布展,即将对外开放。
★五年来,文化事业繁花似锦,文化产业欣欣向荣。2015年,完成文化产业增加值约41亿元,与“十一五”末相比,翻了一番,新增两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8家省级文化产业基地。8家企业入选2014年度安徽民营文化企业100强。争取到国家和省级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近5000万元。
★五年来,文化旅游满园芬芳,宣城连续两年实施“文化旅游发展提升年”活动、“宣城历史名人诗画开发工程”等八大文化旅游工程规划编制完成。敬亭诗径开放、韩愈文化园开园、中国宣纸博物馆开馆,“中国(宣城)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当选“美丽中国·最具品牌价值艺术节”称号;宣城在全省首家成功申创“中华诗词之市”,“山水诗乡·多彩宣城”绽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