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这段话出自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青少年正处在道德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不断修身立德,打牢道德根基,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未来的人生道路就会走得更正、走得更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进入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起步,继承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积极倡导和践行家庭美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在一个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在学习生活中做出不平凡的业绩,一批青少年模范人物不断涌现。譬如,被评为“全国最美孝心少年”的于琪巍,自小学起就悉心照顾生病的妈妈,父亲意外去世后,他用少年的臂膀撑起整个家;荣获第27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安徽省安庆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张晨,全身心投入特殊教育事业,用音乐带领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点亮残障孩子的心灯,用毅力与乐观给孩子们带去力量和希望;“90后”农村孩子裴先锋在企业车间岗位上勤学苦练、自强不息,以精湛的焊接技术书写事业光谱,成为我国第一个走出国门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并获奖的青年焊工;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0余米高的大桥上一跃而下,救下一名跳桥轻生女子,在成名后将个人和企业捐款用于帮扶困难学生,把爱心和善意传递下去。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里,向上向善的广大青少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在实干拼搏中贡献青春力量。
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未来。新时代的中国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的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升道德修为,锤炼高尚品格,进行道德实践,为自己的人生之路打牢道德根基,努力成长为祖国建设的有德之人、有用之才。
本期特约专家:田志鹏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