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人民网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表时间:05-25 09:50

5月23日,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锦斌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等话题接受人民网专访。

人民网: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环鄂省份,请问安徽围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采取了哪些举措,防控工作有哪些特点?

李锦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公共卫生事件”。安徽与湖北接壤边界线近400公里,有86条道路与湖北联通,防控任务很重。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和要求,1月20日晚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结束走访慰问乘火车返回合肥的途中,就召开现场办公会,及时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迅速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安排;省政府连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

1月23日以来,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紧盯最难最急事项及时研究、及时下达作战指令,18次采取明察暗访方式深入基层一线调研督查。

我们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先后提出“三防三查三加强”、“八严八控”等措施,分区分级实行差异化防控策略,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一是突出“一盘棋”抓统筹。坚持服务大局、先保武汉,在自身医疗资源和医务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先后组织8批1362名医疗队员、160余名公安、民政、司法等系统人员,管理床位2166张,救治患者3156人。全省共累计调配血液制品292万毫升、医用防护服44万套、一次性手术衣3万件、各型救护车21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任务,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

二是突出“一张网”抓防控。成立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省委、省政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省级包保到市、市级包保县区、县区包保街道(乡镇)、街道(乡镇)包保社区(村)的防控网。

三是突出“一把手”抓落实。完善五级书记抓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体系,各级党组织书记率先在战“疫”前方指挥、率先深入一线把握疫情、率先督导检查解决问题。16位省领导各自牵头包保一个市,一竿子插到底开展了13轮集中督导和指导。

四是突出“一防线”抓阻断。从2月7日起,强力推行“三大硬招”,即对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一律实行定点集中、单间隔离14天;授权6家第三方机构对发现并纳入医学观察的所有确诊和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全部进行核酸检测初筛;全省16个省辖市对所有村组、小区一律实行封闭式管理。与长三角两省一市建立健康码互认通用等“7+5”联防联控机制,吹响协同一体、携手抗疫的“集结号”。

五是突出“一人一策”抓救治。秉持生命至上原则,坚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落实“四早”“四集中”“三个不能转”要求,围绕“提两率、降两率”,及时收治所有确诊病人,特别是把重症和危重症患者集中到合肥和芜湖、蚌埠、阜阳“1+3”省级基地救治,实行“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一天两会诊”和“1+1+1”包保制度,对出院患者实行“三段式”接续管理服务模式,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安徽作为中医药大省,我们充分利用中医药优势深度参与疫情防控,中医药参与救治和治愈出院占比均超98%,中医药的“安徽疗法”得到世卫组织点赞。

六是突出“一关键”抓攻关。实施3批15个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在临床病程、临床影像、病毒基因、流行病学及中医药干预等方面,集中兵力研发攻关。中国科大“托珠单抗”治疗方案,列入第七版国家诊疗方案向全国推广;刘青松团队中成药治疗方案,在省内及武汉方舱医院开展临床试验;贝克药业研发的利托那韦和瑞德西韦,分别进入临床实验和小试阶段。

总的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下,我省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运行秩序加快恢复。截至5月22日,全省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90例、平均每万人感染0.156人;连续83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是全国较早“清零”的省份之一,临床治愈率99.4%。

从安徽看全国,我们深切感到,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能在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下一步,我们将毫不放松常态化疫情防控,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坚决守护人民健康,为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提供有力保障。

人民网:我们了解到,这次疫情对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和影响。请问安徽落实党中央“六稳”“六保”决策部署采取了哪些举措,怎么稳住经济基本盘?

李锦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一季度经济出现负增长,生产生活秩序受到冲击,但生命至上,这是必须承受也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与全国一样,安徽今年一季度极不寻常,疫情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我们坚定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大“六稳”工作力度,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以“两手硬”确保“两战赢”。工作中,我们正确处理保和稳的关系,守住“保”的底线,筑牢“稳”的基础,以保促稳、稳中求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坚持守住“保”的底线,实现保障经济社会正常运行。我们体会到,“六保”是“六稳”工作的着力点,抓牢了“保”,就能稳住阵脚。我们优先保居民就业和群众基本生活,坚决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开展进校园、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促进就业“四进一促”专项活动,促就业举措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能用尽用,今年1-4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4万人,超年度目标序时进度5.2个百分点;坚决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落实价格临时补贴等托底措施,确保主副食品供应和煤电油气供给,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努力办好群众关切的事情,4月居民消费价格较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优先保企业复工复产和复市复业,在复工复产复市、援企稳岗、金融支持、项目建设等方面共出台226条托举政策,推动“大带小、上下游、产供销”协同复工复产,采取“点对点”返岗、“共享员工”等办法,多措并举帮助企业复工复产达产。截至4月底,安徽规上工业、规上服务业、资质以上建筑业、限上批零住宿餐饮企业复工率分别达99.6%、98.5%、97.1%、99.8%;4月份67.6%的企业产能利用率达70%以上。优先保基层运转和公共服务,坚持过紧日子、精打细算、有保有压,坚决压减一般性支出,盘活结余沉淀资金,切实保障基层运转、疫情防控、重点民生等刚性支出不减,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刀刃上、紧要处,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有真真切切的感受。今年以来,全省财政统筹拨付疫情防控资金74.6亿元,下达财政专项扶贫资金71.5亿元,从新增均衡性转移支付资金中预拨市县20亿元。

坚持筑牢“稳”的基础,实现稳住经济基本盘。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我们以包地市稳全省,16个市稳了、全省就能稳,建立省领导包保责任制,省级领导牵头分赴各市包保督导解决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复市复业、复校复学、脱贫攻坚、项目投资等方面的困难问题。以包企业稳发展,聚焦重点园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和具备条件的中小微企业等“四重一小”,创新实施送新发展理念、送支持政策、送创新项目、送生产要素、线上线下全方位服务“四送一服”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惠企行动,坚决把减税降费政策落到企业,坚决做到中小微企业贷款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综合融资成本明显下降,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一季度,全省累计减税114亿元,减免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费125亿元;贴息后企业实际负担利率仅1.3%。以包项目稳投资,落实“四督四保”“三个走”等工作机制,建立贯彻“六稳”重大项目月度集中开工推进机制,特别是抓好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项目谋划建设,做到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今年年度计划实施重点项目6878个、年度计划总投资1.3万亿,目前已经组织全省性五批集中开工现场推进会,累计开工项目1044个、总投资5430亿元。

正是我们坚定贯彻落实“六稳”“六保”要求,安徽发展经受住了疫情考验,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发展正在有序、有效恢复,经济运行出现企稳态势、回升趋势。4月份当月,安徽主要经济指标普遍回升,投资、工业、消费分别增长10.9%、9.1%、10%,同比分别提高2.7、2.5、5个百分点,进出口增长31.5%、创月度历史新高。这些充分印证了党中央决策部署是完全正确的。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只要直面挑战,坚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当前的难关一定能闯过。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优先抓“稳”“保”、聚焦促脱贫、注重扩内需、坚持增动能、切实惠民生、全面夺胜利,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人民网:安徽是科教资源大省,也是长三角重要成员。请问安徽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培育壮大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应对面临的风险和困难?

李锦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困难挑战越大,越要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我们立足巩固和放大优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推深做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各项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工作主动性对冲外部不确定性,以强大新动能筑牢经济基本盘。

一是以发力“新基建”来支撑新动能。“新基建”与前沿科技联系最紧密、市场需求最紧迫、对冲疫情影响最有效,具有“一业旺百业兴”的乘数效应和倍扩效应。我们加密“信息新网络”,推进5G布局、天地一体化、工业互联网、先进计算、超算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目前我省已建成5G基站8155个,今年建成数将在原定计划基础上增加一倍。促进“融合新业态”,全面推进“互联网+”,实施“五个一批”战略,即上马一批有带动力的重大项目,引育一批在全国有牵引力的头部、龙头、“链主”、“链长”等重大企业,建设一批支柱性、主导型新基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基地和园区,打造一批稳定性强、竞争力强的重大产业,布局一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重大创新平台,构建形成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创新新平台”,依托“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一室一中心”分平台,助力服务国家实验室创建,加快建设量子、能源、人工智能、大健康、环境科学五大研究院,发展社会研发机构,特别是瞄准5G核心部件、类脑智能、空气成像等关键技术,扩容提升科技创新攻坚项目库,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芜湖三只松鼠,去年营收115亿元,今年一季度营收近36亿,同比增长19%,目前正在向数字化供应链平台转型,未来朝着千亿级企业迈进,从本地“小松鼠”变成“云上大老虎”。

二是以提升“产业链”来稳定新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利用好全球市场,也要提升产业链安全,防范各种风险。我们着眼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拉出产业链“四基”需求清单,健全产业链升级工程施工图,实施产业链“链长制”、产业集群“群长制”,开展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提升强链、延链、补链“三大行动”,促进形成全产业链集聚发展态势。合肥海尔电冰箱公司是我国白色家电产业“链主”企业,近几年通过智能化生产带来全方位变革,推动上下游协同创新,3-4月产值逆势增长15%,带动上下游产业链近200家企业快速复工达产,形成300亿的供应链产业增值效应。

三是以深抓“一体化”来催生新动能。近两年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联手苏浙扬皖所长,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入“快车道”。重大合作平台实现新突破,江宁博望等一批一体化示范区正式签约启动,江北、江南新兴产业集中区揭牌成立;重大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高铁高速、航空航运、产业合作等领域项目建设“多点开花”,沪苏浙来皖投资逆势增长,今年一季度在建亿元以上项目1422个,实际到位资金1160亿元、增长1.3%,占全省比重51.7%、提升3.6个百分点;重大合作机制形成新格局,长三角“7+5”联防联控机制高效运转,公共服务“一码通”“一网通”“一卡通”全面推行,实现疫情信息互联互通、防疫物资互济互帮、复工复产互助互动。下一步,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扬皖所长、主动作为,谋划推进“三区一廊”建设,即“一岭六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集中试验区、与苏浙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16个省辖市与沪苏浙共建合作示范区、G60科创走廊,在更高起点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走深走实。

四是以营造“好环境”来激发新动能。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孕育壮大新动能的肥沃土壤。我们推深做实“放管服”改革,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提升江淮大数据中心、新型全省政务“皖事通办”“智慧监管”平台功能,大力纠治“四风”,把广大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手脚从形式主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疫情期间“皖事通办”集中上线1122项全程网办事项,线上办事率达92.6%;我们将加快建成江淮大数据中心,确保年底政务数据100%汇聚、经济数据60%汇聚、社会数据60%汇聚。

人民网: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目前安徽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请问安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下一步如何巩固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

李锦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疫情发生以来,安徽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在全省部署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抗疫情、补短板、促攻坚”专项行动,一体抓好专项巡视“回头看”反馈问题等各类问题整改,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做好收官之年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实现了“四个大幅”:一是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84万人降至2019年底的8.7万人。二是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由2014年的9.1%降至2019年底的0.16%。三是整体贫困状况大幅改观,300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1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四是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由2014年底的8062元增至2019年的13485元,年均增幅10.8%。在2019年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我省综合评价为“好”,位居全国第一方阵前列,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金寨县大湾村已于2018年出列,目前贫困人口仅剩4户8人,正在朝着产业强、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新时代幸福新农村迈进。

工作中,我们突出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抗疫情”。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全面开展“四帮四促”“四送一服”等行动,在3月底基本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农产品产销对接、贫困子女网上上学“四个清零”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支持外出务工劳动力在就业地稳岗就业、复工复产企业达产达效、创新消费扶贫模式特别是大力开展“互联网+农产品销售”等方面,坚决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在“加试题”中考出好成绩。

二是靶向发力“补短板”。打好“354+N”突出问题整改歼灭战,紧盯“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核心指标,抓实抓细控辍保学和全面复学后校园疫情防控工作,深入实施“百医驻村、千医下乡、万医轮训”工程,扎实抓好农村供水水质净化消毒,全面开展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住房质量再排查,确保6月上旬各类问题整改取得实质性成效。

三是尽锐出战“促攻坚”。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把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作为首位重点,统筹抓好皖北地区、沿淮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继续在资金、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对贫困程度较深的7个县、12个村挂牌督战,坚决啃下最后“硬骨头”,确保脱贫质量高、成色足、可持续。把巩固脱贫成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推深做实“四带一自”产业扶贫,紧盯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易致贫户和老少病残孤困难群体等“三户一体”,强化兜底保障。开展脱贫攻坚普查,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力让脱贫群众迈向富裕。

【责任编辑:徐健】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