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乐于和群众打交道
来源:《 人民日报 》( 2024年10月23日第13 版) 作者:王志立 发表时间:10-23 08:58

原题:乐于和群众打交道(思想纵横)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当前,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群众观念不断强化,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分析了一些干部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的不愿和群众打交道,怕同群众接触惹事上身、怕跟群众交流脱不开身、怕为群众办事麻烦缠身”。领导干部要想更好联系服务群众、宣传教育群众、组织凝聚群众,首先要乐于和群众打交道。

乐于和群众打交道,关键在于一个“乐”字。自觉主动走到群众中间,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这些都是乐于和群众打交道的表现。乐于和群众打交道的干部,会觉得跟群众贴得越近,内心就越充盈踏实,工作起来就越得心应手。而与“乐”不同的则是“怕”。现实中,有的干部害怕和群众打交道,怕惹事上身、脱不开身、麻烦缠身。害怕和群众打交道,就容易产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比如,调研时“坐着小车转一转,隔着玻璃看一看”,不敢真正深入群众;端起“官架子”,居高临下、颐指气使。不愿和群众打交道,害怕走到群众中去,有群众工作能力不足等原因,但究其根本是宗旨意识、群众观念淡薄,对群众缺乏感情。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基层很多问题的出现,都与一些干部躲着群众、不愿和群众打交道有关。只有乐于和群众打交道,才能把群众工作做扎实做出成效。

思想是行动的“总开关”。是不是乐于和群众打交道,取决于能否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的干部要坚持当‘老百姓的官’,把自己也当成老百姓,不要做官当老爷”。杨善洲在任职云南保山地委书记期间,几十年如一日,走遍村庄、踏遍山梁,和群众一起劳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草帽书记”。“杨善洲,杨善洲,老牛拉车不回头,当官一场手空空,退休又钻山沟沟”,至今当地的人们还常唱起这首歌谣来怀念他。领导干部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把自己当成群众的一员,把群众当作亲人,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真心实意关心群众。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自然就不会把和群众打交道当成麻烦、包袱,就能够跟群众打好交道、打成一片。

当前,群众诉求更加多样,群众工作对象更加多元,群众工作环境更加复杂。不可否认,群众工作中的有些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比较繁琐、比较棘手,但这并不能成为领导干部躲着、拖着、不敢与群众打交道的理由。躲着、拖着,只会把小事拖大、大事拖炸。共产党人就是要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就是要在解决群众的问题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的,这是领导干部应有的担当。习近平同志在正定工作时就常常把桌子往大街上一摆,坐在那里听取群众意见,解决了很多上访问题,也真实了解了民情民意。矛盾问题越是复杂棘手,领导干部越要挺身而出,要敢于为解决群众的问题动真碰硬,出实招、求实效,为群众排忧解难。是不是真心用心为群众办事,群众能够感受得到。那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领导干部,自然会赢得群众的认可和尊敬。

练就过硬的群众工作本领,才能增强乐于和群众打交道的底气。群众工作本领不是生来就有的,也不会随着年龄、职务的增长自然增强,它来自联系服务群众的实践。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在与群众经常打交道中才能学会如何与群众打交道。领导干部要常下基层、常到一线,既要增强与群众共情的能力,善于用家常话交流,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感受群众的喜怒哀乐,成为群众倾吐心声的“知心人”;也要增强与群众共事的能力,带领群众一起苦干实干,增进民生福祉,成为群众奔向美好生活的“领路人”。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