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升学季,随着中、高考成绩的陆续放榜,各地“升学宴”“谢师宴”也在不断升温。为进一步遏制违规操办各类“升学宴”“谢师宴”等不正之风,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各地纪检监察机关纷纷采取签订承诺书、开展廉政谈话、发送廉政提醒信息等方式,加强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违规操办或参加各种形式“升学宴”“谢师宴”的监督管理,对不良风气亮起红灯。
十年寒窗苦,一朝题名时。金榜题名本是人生一大喜事,分享喜悦、接受祝福本无可厚非,祝福与答谢的方式也可多种多样,比如,温馨诚挚的短信祝福、精美别致的手写贺卡……不仅不会让祝福与答谢“降格”,反而会显得“别出心裁”。倘若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借机设宴,将宴席当做“商机”,以宴请之名,行敛财之实,不仅会让原本纯朴的谢师情感蒙了尘、沾了灰,也让腐败行为趁机而入,隐藏在宴席中的推杯换盏间,如此所谓的“庆祝”“答谢”“人情往来”,实则是隐匿变相的“四风”问题,岂可置之不管?
“清风起松海,正气贯重山。”良好的党风政风是推动社风向上向善的“软环境”,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扬善扶正,有助于构建正气充盈、政治清明、海晏河清的良好社会生态。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作为良好党风政风的引领者和实践者,理应以身作则,坚决与不正之风说“不”。鉴于此,狠抓作风建设,要求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操办和不参加各类“升学宴”“谢师宴”,无疑是抓住了纯正社会风气的关键,对于实现风清气正的良好社会环境具有引领和决定作用。反之,如果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不能以身作则,而是绞尽脑汁地为宴席披上“合理的外衣”,借宴请之名大肆敛财、铺张浪费,不仅背离了祝福与答谢的初衷,更会助长吃喝风、奢靡风,甚者会僭越纪律红线,搞权钱交易,绝不可等闲视之。为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宴请背后可能存在的风腐问题,做到严以修身,自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涵养清廉的政治品格,让“不设宴”真正成为思想上与行动上的自觉,确保从源头上杜绝宴客谢师中发生腐败问题和违纪违法行为。
“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禁宴”并非是对金榜题名、尊师重道的否定。实际上,一些“升学宴”“谢师宴”不仅没有达到谢师与感恩的目的,反而助长了互相攀比之风,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背道而驰,也为别有心机的利益关系人提供了“感情投资”的机会,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为此,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理应成为“禁宴”的宣传者与实践者,引导群众自觉摈弃“升学宴”“谢师宴”,让升学庆祝方式更加健康,通过情真意切的“谢师信”“谢师电话”等形式,向老师表达感谢,既不乏仪式感,也更具纪念意义。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良好的社会风气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共同遵守维护,纪律与规矩唯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而跟风操办、积极参与,则是助长不良风气的开端,唯有以“小切口”狠刹“升学宴”“谢师宴”,不断强化对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压紧压实责任链条,方能驰而不息纠治宴请背后的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大力营造风清气正、文明节俭的社会风尚,让尊师重道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