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以减负之效 焕基层生机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朱娅培 发表时间:09-23 08:52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基层减负”话题再次引发网友热议。“不折不扣”地让基层“减下来”,给干部“松绑”,让他们“轻装上阵”,让基层焕发生机,要用真招,才能出实效。

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削减”文山会海,促干部提作风。“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用轰轰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实实的落实。”错位的政绩观反映到工作上,就会将“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对立起来,陷入大搞形式主义、向下转嫁负担的怪圈,“层层落实”变层层开会,“责任状”满天飞,“一刀切”治百病,压力层层下传,责任层层下移,让基层干部“苦不堪言”。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为基层干部“松绑”,让他们扛实责任、轻装上阵,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办实事上。要在基层减负的过程中重点解决“一刀切”的问题,避免层层加码、层层甩锅的问题出现,以层层压实责任、层层履职尽责的方式推动干部转变作风。

要优化考核体系,“瘦身”监督检查,促干部干实事。考核和监督检查的初衷是检验成效、促进工作,但冗杂繁复的考核和频次过多的监督检查只会让基层干部“不堪重负”。《若干规定》要求严控督查检查考核总量和频次,并且对精简会议、文件、考核都作出明确规定,但“多头督查检查”“工作刚安排就督查检查、刚部署就考核”的急功近利现象仍然存在,且有的在基层一线考核检查时,不去现场看,不听群众言,只考“材料”、查“痕迹”、看“厚度”,陷入“材料政绩”的怪圈。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给干部腾出干实事的“空间”,不让工作“空转”,以考准考精考实为出发点,切实优化精简考核体系、指标和方式,同时也要加强实地考核、现场考核等,杜绝“台账依赖”。要破除传统思维、路径依赖,探索引入多元化考核方式,比如群众评议、第三方评估、上下级双向评分等,让考核更加全面、客观。要统筹安排好各项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多头检查、重复检查、扎堆检查的现象发生。

要用好问责利器,“撑腰”干事者,促干部勇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用好问责利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用好问责利器作出部署,要求“完善问责制度及程序,健全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问责提级审核、问责案件评查等制度,防止和纠正问责不力、问责泛化、‘求快不求准’等问题。”力戒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就是要着眼有效激励干部担当作为,进一步完善问责制度,切实解决有的领域问责泛化简单化等问题,尤其要坚决纠正那些“以简单问责下级代替自己整改落实”的不良现象,把问责作为推卸责任的“挡箭牌”,让基层干部“敢为”。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认真落实中央“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完善澄清保护机制,重点对改革攻坚中的“无心之失”“探索之误”依法依纪予以宽容,让基层干部“愿为”。要树立实干实绩的用人导向,按程序大胆使用扎根基层、认真履职、踏实肯干的好干部,让基层干部“想为”。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