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喜看城乡"变"新颜——我市改善城乡面貌综述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 发表时间:09-08 14:36

2011年以来的五年,我市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城市,山水园林城市呼之欲出,文明创建市县两级全线飘红;在农村,美丽乡村建设遍地开花,全市农村宛如大景区;看基础设施,公园布点东西南北,场馆次第建成开放;看交通条件,高速公路连起网络,高铁时代已然到来……

城市之变

每天傍晚,家住向阳新村的池大爷都会跟老伴一起在泥河边散步,眼前的泥河,两岸绿树鲜花,水面波光粼粼,还时有白鹭掠水飞过。

位于城东的泥河,通过清淤截污、生态驳岸、绿化景观建设,一改往日“龙须沟”旧貌,如今掩映在一片葱郁的绿色之中。

泥河的变迁,是我市城市变化的一个角落。

回望这五年,我市坚持“做规划、拉框架、补功能、提品位、优环境”,持续推进“城市建设年”活动,城市一天天通起来、亮起来、绿起来,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宜居幸福指数大幅提升。

这五年,城市路网体系继续升级。随着水阳江大道闭合段抓紧施工,以“三环八射”为主的城市路网结构逐渐完善,先后建设青弋江大道、宣古路、向阳大道等主次干道65条,改扩建陵阳路、薰化路、宛陵西路等城市道路20条,人均道路面积达27.37平方米,在全省处于领先位次。随着高等级路网的伸展,城市建成区面积拓展到55平方公里。

这五年,园林绿化铺开亮丽画卷。在城市变高、长大的同时,公园、景观建设也取得了质的提升。宛陵湖成为城市客厅,敬亭山焕发诗山新姿,宛溪河、泥河、清溪河三条城中河流,变身漂亮的河道景观带,公园更是布点全城,城东有了明镜湖公园、双溪公园,城西建起了植物园、九曲公园、新港生态湖公园,公园数量由以前4个增加到18个,更有30多处富有各自文化内涵的街头游园,见缝插绿、破硬见绿,如颗颗珠玉点缀。“市民出门500米就有公园”日渐成为现实。城区公园绿地面积达468公顷,较2011年增长了3.5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多达13.83平方米。

这五年,公共配套功能逐步健全。合工大宣城校区建成,圆了宣城人民的“大学”梦;宣城海关、国检大楼建成,成为改善外向型投资环境的地标建筑。体育馆、图书馆、规划馆、文房四宝检测中心等一批公共建筑投入使用,城市功能不断填充空白。建成开放的体育馆,成功举办了世界男排联赛中国站赛事,继而成为全国男子篮球联赛举办场地,各类群众性体育文化活动更是长年不断,造型优雅、宽敞舒适的图书馆,每天迎接着络绎不绝的市民,成为市民学知求识的好去处,而正在布展中的规划馆,将以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成为宣城形象的展示之所。

乡村之变

走进郎溪县梅渚镇高塘村,一派花红柳绿天蓝水清的景致,一幢幢黛瓦白墙的徽派建筑与梅园交相辉映,园内梅花绽放、春意盎然,到处是前来赏梅踏青的游客……

高塘村2015年荣获安徽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称号,村内的百姓人家、农家小院分别获得省“四星级农家乐”和“三星级农家乐”称号。而2012年以前,高塘村只是一个灌木丛生、垃圾遍地、难以通行的荒村。

五年来,我市“美好乡村”与“美丽乡村”建设接力开展,“点、线、面、边”同步推进,农村环境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以中心村建设为龙头,92个省级中心村和35个省级重点示范村在全省率先全部通过验收。中心村通过道路、饮水、路灯照明、卫生改厕、雨污分流、绿化、公共服务等全方位整治建设,成为随处可见的新农村示范点。

推进10条共430公里示范带建设,成为连接城乡、展示形象的窗口。我市以国省干道、森林长廊沿线为主,实现示范带“两化一提升”,在示范带沿线村庄节点路段安装照明路灯,实现亮化,整治示范带沿线路边乱堆乱放、乱搭乱建,实现美化,结合森林长廊建设和村庄整治工程,对示范带沿线道路、村庄植树造林,提升绿化水平。

去年8月,我市7个县市区在全省率先全部通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省级验收。几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全面推开农村清洁工程市场化运作,建立了农村垃圾处理常态化机制,实现了农村垃圾处理全覆盖。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项重要成果,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难以根治的环境卫生状况。

既有漂亮的“面子”,又有实惠的“里子”。随着美丽乡村建设开花结果,我市乡村旅游蓬勃兴起。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农家乐”乡村餐饮、住宿接待单位4500余个,其中省星级农家乐159家,遍布农村山乡水滨,城郊带动型、生态休闲型、美丽乡村型、旅游廊道型等各种类型如雨后春笋,眼下,我市乡村旅游正在向“农家乐+合作社+公司”的新模式转变,从规模扩张步入质量提升。

交通之变

在绩溪县孔灵村,高架桥上,合福高铁“和谐号”不时风驰电掣而过,与之并行,杭黄客专线路已经铺就,在巨大的桥墩之下,绩黄高速公路上,车来车往……

如果有人问,这几年,我市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脱胎换骨的交通之变,肯定是很多人的回答。

在“交通会战年”持续推进中,我市以令人惊讶的速度,相继建成绩黄、宣宁、宁绩、宁千、宣南铜等高速公路,溧广高速又竣工在即,宣狸高速工程过半,广宁高速已经动工。

短短几年间,我市境内呈现出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值得骄傲的是,我市还成为继合肥市之后,全省第二个拥有环城高速的城市。

不仅高速公路建设是全省的主战场,以构筑“市县一小时、县乡半小时”交通圈为目标,我市公路建设在国省干道、县乡道、乡村公路等各个战场高歌猛进。经过年复一年的大会战,我市从2011年交通状况位居全省末位,实现了精彩的逆转:目前,我市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分别居全省第5和第3位,公路路况水平已经跃升为全省第2位。

而作为我市标志性的大事件,去年6月合福高铁建成通车。途经我市三县、设置三个站点的合福高铁,大大拉近了宣城与外部地区的时空距离,开启了宣城的高铁时代。

而这只是一个开端。紧随其后,在我市南部划出弧线的杭黄客专已建设两年有余,途经城区的商合杭高铁建设正在紧锣密鼓,皖赣铁路复线也业已拉开建设大幕。

从交通洼地变身交通高地,曾经制约我市发展的交通瓶颈,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形象之变

去年,我市承办了有史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全国性会议: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700多位领导、专家,来到这个大都素昧平生的江南城市,“市区街道整洁,绿树成荫,城市非常漂亮!”宣城这个江南小城,给与会者留下了美好印象。

2011年以来的五年,我市文明创建成果丰硕,宣城对外形象声誉鹊起。

从“八大整治工程”起步,文明城市创建全面发力,荡涤着陈规陋习,清扫着污垢垃圾,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项项成绩赫然在目:我市实现罕见的省级文明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两级连跳”;全国文明城市地级市首轮测评位居全省第1、全国第3;市和各县文明城市创建实现了“满堂红”。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主抓手,几年来“六城同创”齐头并进,一项项国字号“桂冠”相继花落宣城: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华诗词之市、中国摄影之乡、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全国创建绿色化示范城市。

“山清水秀生态美”的城市品牌日渐魅力四射,曾经默默无闻的江南小城,开始走向大舞台。去年春天,2015年全国山地自行车冠军赛第二站比赛在敬亭山举行,去年秋天,我市首次承办全国性会议——全国森林城市建设座谈会,今年夏天,我市又承办了2016年世界男子排球联赛中国站比赛。宣城以“生态”、“整洁”、“文明”之名,越来越多地引来了海内外注视的目光。

令我们欣喜的是,宣城形象片《美在宣城》在美国亚特兰大短片节上获得“2015聚光灯短片大奖”,在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最佳城市榜单上,中国城市竞争力排行榜和地市治理能力测评排名中,我市均居安徽省第2位。

“江城如画里”的优美卷轴,正在今天的宣城大地上铺展开来。(段北生)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