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清明节的历史变迁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02 17:39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反应了古代先人改火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换而不断变化,因此改火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件事情。春三月正值改火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烛火传至重臣贵戚家中。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期,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挖墓筑起了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精神寄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兴起开来 。

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两大古老节日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了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相融合的传统节日。明清大体承接前代旧制,清明节仍然作为春季一个民俗大节传承下来,到了民国时期,清明节这天除了原先的祭祖扫墓与踏青,植树也被划入清明节常规项目,这不过是对民间长期植树风俗的一个官方认定。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