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合肥11月27日消息(记者 王利)长三角一体化,承载重要使命。面对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宣城市宣州区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在承接产业转移中争当排头兵,实现经济、产业等多方面的全新升级。
一体化:45分钟跨省通勤
1小时,是大城市早高峰路上的拥堵时间。45分钟,对刘宁东来说,就能从南京到宣州跨省通勤上班。
刘宁东是宣城市天益模具厂的厂长,家在江苏溧水,上班在宣州区狸桥镇。
刘宁东的模具厂起步于2000年,从开始的夫妻店,到后来扩大规模,在南京溧水盘下一家企业。后来因为拆迁,又租用了3年厂房。
企业要做大,老租用厂房也不是事。“肯定要有自己的厂房,南京当时确实是条件限制,想建厂房没地方建。”刘宁东说。
模具厂上下游的一些企业逐渐往周边迁移,不少企业将目光聚焦到了宣州区狸桥镇。2018年,刘宁东第一次到狸桥考察。“当时,宣州经济开发区厂子不是很多,有一些都是刚刚动工,感觉就像农村一样。”
技术人员正在模具厂操作。 央广网发 张俊摄
即便如此,狸桥的地域优势、配套优势和规模优势,还是打动了刘宁东,他当即决定,将厂子搬迁过来。做这个决定时,刘宁东心中也有些忐忑。“不知道一些老员工、技术骨干愿不愿意跟我来狸桥。”他说。
“一开始有点拒绝,心里有点不适应,路太远了,总归心里有点矛盾。家里面还有孩子,要天天回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便每周往返,也会非常辛苦。”技术员张文欢说。
张文欢后来跟着刘宁东来了几次狸桥,发现从南京到隔壁安徽上班,车程只要45分钟。作为厂长的刘宁东不仅给员工们涨工资,还给他们发交通补贴。今年8月,该厂正式落户狸桥并投产,一下子吸引了包括张文欢在内、20多名来自溧水的老员工。
现在,张文欢每天早上六点前起床,把孩子送到学校后,再开着公司提供的小轿车,接上同事,从溧水天生桥高速口出发,40多分钟即可到达天益模具。
天益模具在溧水时,张文欢常常加班,“反正晚上回去也没事,就在公司加班,做点事情。”
张文欢说,跨省上班反而生活更规律了。“现在4:30下班,到家的话5:30,有了更多时间陪孩子和家人。”
“企业现在的产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可以翻一倍。”刘宁东笑着说。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日益推进,加上交通的日益便捷,缩短的不单单是城与城的距离,也让早出晚归跨省上班不再是幻想,而成为一种新的选择。
“随着商合杭高铁正式开通,芜宣机场通航在即,高速这一块,宁宣黄高速也在建设,宣州作为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更加凸显,交通非常便利。”宣州区委书记汪侃说。
如今,宣州经济开发区已经有了98家企业,其中有51家来自江苏,16家来自浙江,9家来自上海。来自江苏的企业中有21家来自南京,有300多名产业人才在皖苏两省间往返。
高质量:宣州为样板推动浙江企业转型升级
寒冬虽至,宣城城西,宣州区寒亭卫浴洁具产业园却热火朝天,现代化的厂房里机器轰鸣。
26日下午,安徽贝拉乔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厂房内,工人们正在对生产工艺进行调试,厂房外,建设者们正抓紧完善配套,为大规模量产做准备。
贝拉乔的总部位于浙江,作为一家生产卫浴产品的企业,其产品涵盖室内浴缸和户外浴缸两大类,全部出口欧美市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欧美同类生产企业纷纷停产,贝拉乔的订单暴增。企业副总经理焦秋生说,“订单复合增长率是往年的300%,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明年8月份了。”
企业提前在宣州区建设的厂房,缓解了订单暴增带来的产能压力。
半成品浴缸。 央广网发 张俊摄
“2019年10月动工,今年11月验收,现在正在试产,订单量比较大的全部在新厂生产,预计在2021年全年完成1.8亿元到2亿元的产值。”企业副总经理焦秋生欣喜地表示。
在焦秋生看来,企业之所以落户宣州,看中的正是宣州独特的优势。“当地在税收、人才引荐等方面,提供了很多优惠条件,从长远来看,势必对企业后期的发展形成巨大的优势。”焦秋生说。
与浙江总部的老厂不同,焦秋生说,新厂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在行业内首屈一指。“这边的生产就是高度的智能化、自动化,推行全员质量管理,还有人性化管理,我们预期会做到能够引领行业的作用。”
虽然厂房内的设备还在调试,但焦秋生说,位于宣州区的厂房,最终将成为浙江贝拉乔的榜样,并推动老厂转型升级。“2021年以后,老厂将以这边的工厂为榜样,开始改造老厂。我们预计到2021年下半年,可能这边的管理能力和工艺能力将会超越老厂。”
老牌企业正在宣州焕发新彩。
多年来,寒亭镇大力承接转移卫浴企业,提升卫浴产业规模,打造卫浴原材料—零部件—整体卫浴全产品链体系,实现卫浴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销售及售后服务全产业链发展,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宣城卫浴洁具特色产业园和国家卫浴出口重要基地之一。
卫浴“王国”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