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宛新平:全面融入长三角里的“四则运算”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宛新平 发表时间:12-19 10:38

近期,《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吹响了推动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集结号”——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安徽发展的大机遇,更是安徽奋发作为的大舞台。

全心全意“加”码发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清晰指明了方向——将长三角打造成为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从区位上看,安徽居中靠东、连南接北,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既是长三角地区,又是中部地区,“左右逢源”、襟江带淮,长江、淮河分别流经416公里、430公里,是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过渡地带,全境几乎都在以上海为圆心的五百公里经济圈范围之内,在承接产业转移、控制物流成本等方面有近水楼台之利。因此,安徽要对标对表,全面发力,将利好消息转变为发展优势,把发展优势转换为发展成果。不论是时空还是思维、无论是理念还是行动,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军,我们都要牢牢着眼于“一盘棋”整体谋划,立足省情、扬皖所长,对接上海、携手苏浙,坚持蹄疾步稳,全心全意“加”码发力,让交通更互通,让产业更互融,让民生更互惠,城市合作更互动,全面融入、快速发展,快马加鞭奔上新征程!

诚心诚意“减”负去苛。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路一变天地宽——要转理念、转动能、转作风、转方式,用昂扬奋进、干事创业的奋斗姿态推动安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中央确立的重大发展战略,要树立世界眼光、全局理念和一体思维,聚焦高质量、聚力一体化,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更为务实的作风,融入一体化发展大局。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明确长三角一体化的任务书、时间表和路线图,形成一批项目化、可实施的工作任务,扎扎实实抓出一批特色鲜明的重要成果。要“减”负去苛,等高对接,少一些空谈,多一些务实;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干;少一些苛责,多一些担当,多“减负” “松绑”,多加油鼓劲,最大限度减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挺起腰杆勇担当,轻装上阵往前冲,把心思、精力、智慧都用在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征程中!

千方百计“乘”势而上。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安徽正在发展成为新兴制造大省。汽车、装备制造、家电、水泥等产业在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智能语音、机器人等产业蓬勃发展,海螺集团是亚洲最大的水泥制造商,白色家电产量占全国的1/4,经济发展跟苏浙沪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尤其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方阵,拥有中国声谷、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放眼当下,长三角区域内有两个国家科学中心,安徽上海分别各占一席,这昭示着安徽要“好风凭借力”,全面扬皖所长,精准补皖之短,千方百计“乘”势而上,注入新生机、新活力,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舞台上奏响独具魅力的华彩乐章!

一点一滴消“除”壁垒。不断增加民生获得感、提升幸福感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根本落脚点。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其前提是——人畅其行、物畅其流,机制畅通,各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因此,打破行政壁垒、促进资源整合是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密码。长期以来,由于跨区域缺乏统一编制主体,各地发展需求有所不同,省际之间沟通机制不够顺畅,导致部分省际一些领域建设标准不统一、建设时序不一致、监督管理不协调,成为制约一体化的堵点和痛点。要一点一滴消“除”行政壁垒,最大限度提升异地公共服务的便捷度,为群众带来幸福体验。比如,从前“一卡通”卡出多门,难以满足区域一体化的需求。通过建立跨域协同的二维码标准体系,就可以把多种类型的公共服务融合成一个二维码,能够促进长三角城市公共服务要素自由、高效流通,让市民扫一扫就畅行长三角。比如,可以充分运用并打通各地养老资源,让区域内的老人自由流动、异地养老,搭建相互通畅的良好平台。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点一滴抓落实,用心用力用情闯出一条符合中央要求、体现安徽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全面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车轮”跑得更快更欢!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宛新平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