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一体化是整合区域间人才资源的战略举措,是解决长三角发展不平衡问题的重要抓手,更是促进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江苏有人才富集的基础优势,积极发挥着“辐射源”作用,但也存在人才竞争力不足、高端人才短缺以及人才流失严重等诸多问题。因此,江苏应促进政策协同、突出市场导向,深化产才融合,聚焦人才的“共引、共育、共用、共服”,优化人才环境,充分发挥人才集散效应,打造长三角人才网络枢纽。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雄厚的经济社会基础,区域发展充满活力。长三角地区呈现出跨区域创业创新、跨区域市场开拓、跨区域成果转化的趋势,激发了人才一体化的现实需求。根据2019年《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长三角城市群跨省流动人口占整体流动人口的80%以上。伴随着“江海陆空”区域性立体交通网络的形成,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持续推进,将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提供更大便利。同时,各地政府也在公共服务领域进行积极探索,2019年,长三角异地就医门诊直接结算试验范围扩大到长三角全境,41个城市实现医保“一卡通”,是人才一体化的精细化、全面化的成功实践,也为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向更高水平迈进提供了新动能。
江苏人才流动频繁,是长三角人才网络的关联中心,2018年长三角人才关联网络中江苏的中心度为35.97,其余两省一市流入人才占比30.12%,同时江苏也积极向外输送人才,其流出人才占比为37.85%,逐渐成为长三角人才关联网络中的“中介板块”。近年来,江苏一直聚焦人才引进、创业扶持、体制机制、使用评价、人才服务等重点环节,人才吸引力不断增强,2019年全国人才吸引力TOP20的城市中江苏有3座城市入选。但同时,江苏在长三角人才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一些困境和问题。一是人才规模和人才结构分布不均,人才竞争力有待提升。江苏省内各地区人才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无论是人才规模还是人才结构,由南到北都存在明显的梯度落差,也直接导致了江苏在长三角地区人才竞争力的不足。二是高端产业和领军企业竞争力不强,对高层次人才吸引力不足。江苏企业虽然数量多,但是总体上“大而不强”,尤其是具有全产业链控制力的龙头企业、领军型企业不多,无法满足高层次人才的就业需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能力不足。三是公共服务和人才环境优势不足。江苏人才服务体系构建尚不完善,未形成统一的人才服务标准,与上海和浙江相比公共服务优势不明显。
江苏要致力于打造科技领军人才集聚地、产才融合样板区、长三角人才体制改革先行地,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作出江苏贡献。
借助政策一体,强化体制改革,提高区域地位。围绕长三角人才一体化的战略目标,提高江苏同长三角其他省市人才政策协同程度,增强整体性和系统性,主动融入长三角人才一体化发展;借鉴上海、浙江等省市份探索经验,在更深层次上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政策“含金量”;对近两年江苏出台的人才政策实行全周期跟踪问效,建立动态评价调整机制,提升人才政策和人才工程绩效,提高江苏在长三角人才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带动作用,力争形成区域话语权。
借助产业一体,发挥比较优势,促进产才融合。一方面,借助产业一体化,发挥苏州、无锡、南通毗邻上海的区位优势,承接上海对外转移的制造业和研发产业,以产业高度进一步吸引人才在江苏就业创业,促进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另一方面,立足于自身实体经济基础,引进长三角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实施前瞻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加快推动新型电力装备、工程机械、物联网等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进而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融合”的良性循环。
借助市场一体,融入人才网络,承接人才溢出。努力提升人才市场运行的规范程度,推进省内人才市场、劳务市场、就业市场融入长三角区域人才大市场,以促进区域内人才的自由流动,借助长三角人才市场一体化来引才、识才、用才、敬才。支持省内优质企业与长三角其他领军型企业建立人才共享网络,配合建立统一的人才资格认证标准和人才评判的口径标准,突破省际壁垒,切实降低人才流动的障碍。充分承接上海、杭州等地优秀人才资源的溢出效应,从用人单位自身需求出发,创新“用人单位+项目+人才”等富有特色的精准化引才用才模式,促进人才有形市场与无形市场的协调发展,更好满足本省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需求。
借助平台一体,加强区域合作,强化柔性用才。借助上海全球科创中心等高能级平台的辐射作用,支持江苏各地在上海高能级平台设立“人才飞地”,探索跨区域发展合作、利益共享两大机制,吸引高端紧缺型人才多渠道异地交流合作,联合打造开放型科技人才合作基地。鼓励江苏企业在上海、浙江等地知名高校附近设立研究院,加强与长三角各高校、企业合作,联合开展重大技术攻关,联合申报国家重点项目,联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充分发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南京江北新区对人才吸引的引领作用,积极推进“招院引所”,并采用“线上研究院”“专家周末驿站”“星期天工程师”等模式,构建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机制,吸引长三角科技人才来江苏工作。
借助服务一体,优化人才环境,减少人才外流。依靠长三角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平台,提高公共服务标准,发挥“互联网+人才服务”优势,提升公共服务便利化水平;借助长三角地区高质量的教育、医疗资源,完善人才的养老、医疗和教育等人才服务体系,同时加强自身基础设施以及人才软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给予高端人才发挥的平台和制度保障;借鉴上海和浙江的相关经验,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构建长三角地区有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增强人才吸引力,减少人才外流。
(作者为河海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商学院教授、博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