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在长三角一体化迈向更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安徽省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融入长三角,着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在思想观念上融入长三角。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解放的程度影响着改革的力度、开放的广度和崛起的高度。融入长三角,必须做到与沪苏浙在思想上同频共振、等高对接。安徽省要立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问题的重要论述,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解放思想,坚持“高站位、勇担当”,在加快推动长三角农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展现新作为。融入长三角,就要树立“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主动向发达地区学习,尤其要去除农业发展“小富即安”“偏安一隅”等“小农”思想,积极面对竞争,以此促进安徽农业创新发展,催生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产品市场方面融入长三角。虽然安徽在粮油菜(果)、肉蛋奶、鱼虾蟹、菌茶花等农产品的品质、品牌、质量要求等方面优势明显,但是应该看到安徽农产品在沪苏浙市场竞争力不强、市场交易成本较大等问题。为此,安徽要积极利用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加快融入长三角产品市场,高质量建设一批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一是要与沪苏浙开展绿色农产品生产合作,推进长三角地区绿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互认、产品带标带码上市,创建安徽农产品优势品牌,并联合开展长三角农产品品牌和区域公共品牌推介,促进农产品自由流动。二是要依托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共建农产品加工联合体和农产品加工区,全力打造长三角优质农产品加工集聚区。三是要建设一批农产品物流基地,充分利用沪苏浙的电商优势,优化安徽农产品物流体系,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四是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加强绿色农产品及加工品开发,为长三角地区提供安全、绿色的农产品。
在要素市场方面融入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安徽省要认清要素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主动创造更好的环境吸引要素流动。随着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水平的提高,长三角核心城市发展的溢出效应将加快释放,因此要充分利用核心城市农业创新的溢出效应以及要素流动的反哺效应,促进安徽农业现代化发展。一是要发挥安徽具有比较优势农业的作用,完善并优化投资环境,吸引长三角人才和资金参与安徽农业合作,并吸引沪苏浙知名农业企业来安徽投资兴业。二是要建议设立长三角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和现代农业产业基金,各省市可采取项目投入、创新补贴、政府创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整合各类资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促进长三角区域在农产品市场、农业科技与推广、农业生态等领域的一体化发展,引导长三角地区农业向高质、生态、高效的方向发展。三是要加快省际铁路、公路、轨道交通建设,推动都市圈协同发展。
在体制机制方面融入长三角。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和难点在于打破制度壁垒,构建长三角协同发展机制。安徽各地区要消除歧视性、隐蔽性的区域市场壁垒,打破行政性垄断,坚决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积极倡导并建立长三角农业税收优惠政策协调制度、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立长三角农业产业利益分配机制,最终达到共赢目标。同时要深化区域合作机制,加强区域间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环保、农业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充分发挥长三角农业农村领域一体化发展执委会和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联盟平台作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沟通协调重大政策,开展多层次、多形式交流对接活动,以及加强规划协同、机制协同、政策协同,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农业执法等方面无缝对接。此外,加快推动长三角农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农业农村部门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主动作为、积极作为、有效作为,坚持上海龙头带动、苏浙皖各扬所长,持续深化农业农村的领域合作,提高工作协同能力,从组织上保障长三角农业协同合作有效推进。
在科技创新方面融入长三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安徽要依托G60科创走廊建设,积极推进与沪苏浙开展产学研合作,组建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加快农业产业协同创新一体化进程,推动安徽农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升级;要加强物联网、智能装备的推广应用,促进信息化与农业深度融合,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构建长三角农业数据监测、分析、发布和服务于一体的数据云平台;要依托长三角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联合服务中心,整合资源,高质量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并推动长三角地区开展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推进成果共享,开展农业科技成果应用示范和科技惠民工程。(作者单位:铜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