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建设一支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战略性思维的高水平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潜力、活力,至关重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才工作,作出全方位培养、引进、使用人才的重大部署,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年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居世界第2位,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第34位升至今年第11位。过去10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快速发展的十年,也是国家创新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的十年。“中国天眼”让人类看得更远,“梦天”升空刷新空间探索新起点,“深海一号”标志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迈向“超深水”,5G基站、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催生新业态……一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为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提供了强大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中国既面临难得历史机遇,又面临严峻挑战。我们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把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课程设置、培养模式,积极落实在拔尖学生超常规选拔机制、本硕博贯通培养机制、科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等方面的政策部署。同时,为学生搭建联合培养、校际交换、研修学习等有深度的国际交流平台,培养更多具备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爱才、育才、引才、用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完善各类人才评价体系,构建能够充分体现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各类人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中发挥聪明才智、作出新贡献。
本期解读:关灵子 央广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