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自古以来,中华文明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这段话出自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更为人类文明发展进步作出重大贡献。
从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器具的更替,到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四大发明的诞生;从圆周率、勾股定理等数学规律的发现,到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文艺作品的涌现;从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的形成,到分封制、郡县制、行省制等国家制度的创立……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在技术、艺术、思想、制度等各方面,因时因势不断发展、推陈出新,将中华文明薪火相传并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铸就了我们民族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蕴藏着解决当今世界许多难题的思想智慧和启示。
探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守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对于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大意义。今年6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考察时,详细了解《四库全书》《永乐大典》等珍贵典籍版本的保存修复情况,并叮嘱道:“我最关心的就是中华文明历经沧桑留下的最宝贵的东西。我们文化不断流,再传承,留下的这些瑰宝一定要千方百计呵护好、珍惜好。”6月2日,在考察中国历史研究院并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总书记深入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并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端详中华文明,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而不是消灭古老文明的现代化;是从中华大地长出来的现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现代化;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在赴各地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都特别关注关心当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情况,强调要把历史文物保护好、把中华文明传承好,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今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已进入第五个阶段,考古工作发现的历史遗址和文物越来越多,更有力地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明确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同时,从数字博物馆到非遗工坊,从国风动漫到汉服风尚,有越来越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成果开始深入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蕴含其中的价值理念也在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迈上新征程,我们要深入研究、不断提炼中华文化精华,坚持守正创新,结合当下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引领,更有力有效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共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本期解读:陈锐海 央广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