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
这段话出自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我们国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应有之义。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推出的惠民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越来越贴近百姓不同文化消费需求,既突出地方特色,又彰显文化引领性。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北京市,去年出台建设“演艺之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全市共举办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1.7万场、营业性演出超4万场,很多场次开票即“秒光”;预计今年还将举办系列文化活动1.6万场,推进“书香京城”“博物馆之城”建设等。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去年秋季班报名时,有65万人在线抢课,143个教学点位、382门课程的9000多个名额在半小时内被一抢而空。实践证明,内涵丰富、高效优质的文化服务和产品,正是广大百姓喜闻乐见的惠民工程。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提出,“开展‘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推进数字文化资源进乡村”;在“文化下乡”的同时,“鼓励乡村自办文化,支持农民办自己的文化艺术节、诗歌故事会、剧团演出、书画摄影创作展等”。据了解,2023年,各地“村晚”共举办2万余场,吸引约1.3亿人次参与;登记在册的群众文艺团队超过46万支,许多充满乡音乡情的“民星”活跃在大小舞台上。“村超”发源地贵州榕江县去年累计接待游客76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4亿元,吸引全网超580亿次浏览量。火爆出圈的“村晚”“村超”“村BA”已写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农民唱主角”。这个龙年春节前后,文旅部公布的91个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正在各地热热闹闹地“你方唱罢我登场”,文旅部门牵头开展的乡村好物推介、优秀民间文艺展示和图书馆里过大年等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将为人们送上“文化年礼”,这也反映出我国城乡文化普惠共享的步伐正在加快。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就要更加重视、不断满足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服务,让人们在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中不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凝聚共同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
本期解读:姜葳 央广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