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推动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建设,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这段话出自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进一步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空间布局等,标志着大湾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五年来,粤港澳三地交通、信息、人员等方面互联互通进一步加深,经济实力更强,创新动力更足。当前,大湾区经济总量已超过13万亿元人民币,“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能力连续四年位列全球第二。“轨道上的大湾区”也跑出“加速度”,从广深港高铁、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到深中通道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再到创新实施“一站式通关”“合作查验、一次放行”等便利通关模式、落实“澳车北上”“港车北上”政策……粤港澳大湾区“一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区域间要素流动更加高效、密切、自主。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不断取得改革新突破。譬如,三地聚焦重点民生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共同制定发布“湾区标准”清单及“湾区认证”项目。近日公布的第二批“湾区标准”清单,在原本25个领域110项标准基础上,新增家政、绿色生态、职场技能培训等7个领域73项标准,以“软联通”助推大湾区融合发展。
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称赞“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这既是对大湾区建设成就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大湾区未来发展的殷切期望。面向未来,我们要把握机遇、积极作为,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政策协调和规划衔接,促进产业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等,在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地、中国式现代化的引领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本期解读:关灵子 央广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