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
这段话出自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发表的讲话。
54年前的今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此拉开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自2016年起,每年的4月24日被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从上九天揽月的嫦娥一号到载月壤而归的嫦娥五号,从单人单船飞行到多人空间站巡天,从开创历史的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到即将“上新”的长征十号载人运载火箭……中华民族筑梦苍穹的过程,就是一棒接一棒的接力赛,唯有持续创新才能抢占先机。正是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攻坚克难、追逐梦想的不懈努力,我国航天事业才有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中国空间站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落后就要挨打,创新方能兴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打造新引擎,也为百姓日常生活降低成本、增添便利。譬如,新能源汽车的锂电池生产离不开铜箔核心设备“阴极辊”,我国早在2016年便依托航天技术成功研制出直径2.7米的阴极辊,一举打破国外垄断,不仅使国内铜箔生产企业用上了“中国辊”,也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取得亮眼成绩。我国自主研发的人工影响天气系列“小火箭”,通过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实现“兴云布雨”,帮助更多农民告别“靠天吃饭”的传统作业方式。据统计,以北斗导航卫星为代表,2010年以来我国已有2000多项航天技术转为民用、为民造福。
今年是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工程”立项实施20周年。20年来,我们已成功实现“绕、落、回”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并开启探月工程四期从“月背征途”到“载人登月”的新探索之旅。目前,执行嫦娥六号发射任务的运载火箭已准备就绪,此行要突破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并实施月背自动采样返回等任务,是“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复杂”的探月活动。
创新抢占先机,创新决定未来。着眼新征程上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让创新精神为“中国梦”增添更多科技支撑。
本期解读:姜葳 央广网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