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每日一习话】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表时间:05-10 16:37

习近平:人才是第一资源。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段话出自2020年9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引擎。畅通教育、科技、人才三者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对于我们实现强国建设、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具有重大意义。

科技创新需要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教育。我们的青少年在接受教育阶段能否培养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反映出我们教育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也直接关系到广大青少年个人的成长,更与国家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国在大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评价等多个维度进行改革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自主探究意识,潜移默化地鼓励学生在学习思考中增强创新意识和能力。以基础教育阶段为例,一些中小学校将课堂搬进科技展馆,让学生们放下书本,通过亲身体验科技项目、观看科普剧和表演等,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不少学校,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加入人工智能、3D打印、编程、机器人等各类校内社团,在团队协作中探求未知、相互学习启发和借鉴,共同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等教育阶段,我国高校、科研院所聚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以当下重大科学问题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促进学科、科教、产教深度融合。譬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实施“三早”育人计划,引导低年级本科生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北京邮电大学未来学院采取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以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为载体,在无线移动通信、空天信息、导航定位等高水平科研实践中开展“实网、实采、实操、实战、实检”的有组织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和思辨能力。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目前,我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近52万所、在校生超2.9亿人。我们要锚定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人才强国的远景目标,就要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各级各类教育的生命线,从基础教育开始,就要努力培养学生勤学好问意识,既要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也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鼓励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设置基础研究、交叉学科相关学科专业,主动与企业实现战略合作,走好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

本期解读:关灵子 央广网评论员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