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树立“大食物观”: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沫 张湘沂 发表时间:07-14 09:19

仓廪实,天下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仍在高位的相互交织、大国博弈日趋激烈、世界进入新一轮动荡期的背景下,粮食安全的“国之大者”地位愈发凸显。粮食问题不是简单的食物问题,而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问题、战略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高度看待粮食安全问题,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立场的鲜明例证,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充分彰显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大食物观”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立场的鲜明例证。马克思认为,历史主体始终是从事现实物质资料生产的现实的人,而不是黑格尔观念运动把握的绝对精神,而“食物的生产是直接生产者的生存和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说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解决好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缺了哪样也不行。”“大食物观”的提出,顺应了人民群众对食物需求的变化趋势,不仅要让老百姓吃饱,还要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更健康,这是我们树立“大食物观”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消费结构和膳食偏好发生质的转型。从强调消费足够主粮的“吃得饱”阶段,发展到主粮消费减少、肉蛋奶等蛋白质消费上升的“吃得好”阶段,再到今天重视食品安全、追求食物多样化的“吃得健康”阶段。仅仅追求有饭吃、有肉吃已经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吃得健康”的需求。也就是说,随着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仅要满足人民对粮食“量”的需求,更要实现对食物“质”的升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要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同时要从传统农作物和畜禽资源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拓展,发展生物科技、生物产业,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树立“大食物观”,既是“中国饭碗”越端越稳的坚实保障,也是中国人民越吃越好的现实要求,旨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思想,更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

“大食物观”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大食物观”,表象是饭碗问题,本质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问题。对于粮食战略的不断升级,从侧面折射出中国社会农业现代化发展状况。依据不同历史时期所面临的不同形势,可以将我国农业现代化历程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初期至1984年,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力。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这一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得到了较大发展。1985年,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发文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从此开启了1985年至2011年以效率优先、兼顾环保为主题的第二个阶段——生态农业示范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农业发展进入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发展高效、优质、节约、友好的现代化农业阶段,现代化农业科技实力取得可喜进步,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历史性的“十八连丰”。从单纯依靠禾本科粮食作物的以粮为纲的小农业阶段,到追求综合发展面向市场的“大粮食观”的大农业阶段,再到新时代依靠食品技术革新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的“大食物观”现代农业阶段,这个过程深刻表明中国共产党致力于走一条发展大农业、现代农业的中国特色生态农业之路,尽可能满足国民科学合理膳食、确保营养健康发展的需要,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这是党在不同阶段宏观战略选择的内在使然。

“大食物观”是中国共产党运用新发展理念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生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大食物观”要求食物生产结构优化、食物来源多样化、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供给侧导向,充分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首先,“大食物观”以创新为重要动力。创新作为一种特殊生产力,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树立“大食物观”,以创新驱动优质化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努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技术,只有解决我国粮食产品优质化和专用化程度低、粮食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率和粮食生产效益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其次,“大食物观”以协调为基本原则。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的各个环节和要素是变动不居的,且每一个环节和要素的变化都影响着事物的整体运行,因此要善于统筹把握各要素和各环节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有机体良好平稳运行。树立“大食物观”,要因地制宜,立足国土资源禀赋,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加快发展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再次,“大食物观”以绿色为首要前提。恩格斯曾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决不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去支配自然界——相反,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树立“大食物观”,要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在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评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好大自然的馈赠,“向森林要食物,向江河湖海要食物,向设施农业要食物”。再次,“大食物观”以开放为战略手段。人类现代化的推动使世界变得更加相互依赖,开放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任何封闭、孤立自己和与世隔绝的做法都意味着自我出局。树立“大食物观”,要求在保障国内食物安全的前提下放眼全球,拓展国际市场,构建安全稳定的食物供应链。最后,“大食物观”以共享为发展目标。共享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鲜明体现。树立“大食物观”,要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推动实现全民健康为最终目标,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具体体现。

中国古代将粮食看作是“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 君主政客也把它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因此也就有了“食为政首”的说法。无论是《管子》的“不生粟之国亡, 粟生而死者霸, 粟生而不死者王”,抑或是《周礼》的“以九职任万民”,还是《论贵粟疏》的“贵五谷而贱金玉”,这些都足以见证中国古代对民以食为天的重视程度。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食物观”的重要论述精神,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以“大食物观”统筹粮食安全,在确保饭碗越端越稳的同时也要保障人民越吃越好的诉求,让食物种类更丰富、食物营养更全面、食物品质更健康、食物生产更低碳、食物教育更普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

(作者单位:武汉轻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胡沫 张湘沂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