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以来,全市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2510余场次,开展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1.3万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00余万份
“八五”普法决议实施以来,我市着力加强组织领导,压实普法责任,强化保障措施,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法治宣传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建设法治宣城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2年4月,我市被司法部、全国普法办确定为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城市。2023年10月,《宣城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法治+融合发展推进普治共举》作为安徽省“八五”普法中期唯一典型工作经验报送司法部。
精心组织,构建大普法格局。强化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开展法律服务”普法责任制,促进各机关单位、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学法用法,加大普法力度。发挥法治专业队伍作用,新增20名市“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成立国家工作人员青年普法志愿者队伍、“两代表一委员”普法志愿者队伍,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健全普法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奖惩制度,将“七五”普法表彰工作列入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奖项目。“八五”普法以来,全市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2510余场次,开展宪法、民法典、党内法规以及与社会治理现代化、推动高质量发展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1.3万余次,发放法治宣传资料200余万份,线上线下受众超过百万人次。
分类实施,提升全民法治素养。强化领导干部学法。我市作为安徽省唯一一个国家工作人员法治素养提升试点城市,在全国试点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加强青少年学法用法。全市中小学法治副校长100%配备,各级各类学校法治教育计划、师资、教材、课时实现“四落实”。“开学第一课”“法治家访”“法治夏令营”“法治助学”等多种形式“法德携手校园行”活动常态化开展。市检察院打造的青少年普法品牌“蓝朋友信箱”被《法治日报》报道。宁国市法治地图引领法治文旅工作发展被纳入2022年全省中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业水平测试考题。突出行业法治建设,加大媒体从业人员、企业经管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法治建设,建立全域法治督察员队伍、企业“法治店小二”队伍、行业“法治管家”队伍,促进各行业各领域从业人员法治素养提升。
群策群力,繁荣法治文化。突出地域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市县两级实现“一馆一公园”全覆盖。启动全市“法治旅游”线路建设,打造以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基点,串联全域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法治景区、法治小品的“法治旅游”线路,借助全民旅游推动普法润心。深化“宣法扬德 护民兴城”地域法治文化作品创作。完善“报、网、端、微、屏”全媒体法治传播体系,利用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应急大喇叭等大众传媒,以及县乡村三级法律服务微信群等及时发布普法资讯、法律解读和公益广告。
普治共举,建设法治宣城。加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力度。启动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到2025年底,全市建成省级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22个,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607个,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工作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健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做实“党建+三治”,探索创新“握手言和”矛盾纠纷调解品牌,实施法治家庭“百千万”工程,建设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培育“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建立普法“微积分”制度,将普法融入基层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过程,大力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2021年5月,我市《创建“法治家庭”打通全民普法“最后一公里”》入选第二批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并被推荐申报全国市域治理创新经验。 (记者 徐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