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市人社局聚焦技术技能“两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大产业人才资源“四量”要素供给,推动人才发展“量质齐升”。去年新增技能人才3.68万人,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40.1%;2974名人才通过职称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
抓培训做队伍“增量”。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和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构建行业、企业、院校、政府、社会“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围绕全市“2+3+4”重点企业人才需求,合力设置培训内容,大力推行新录用人员岗前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全覆盖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加快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聚集人气、人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全年开展企业职工培训4239人,企业开展研修班10个,培养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466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市技工院校全年承担社会化培训8868人次,学制教育人数与社会化培训人数比例超1∶1。校企合作在校学生数1954人。与安徽开放大学合作共建宣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在线专业课学习平台,全年共计4.37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培训。
搭平台求人才“变量”。鼓励支持企业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创新平台,柔性引进博士后、专家学者。收集发布重点产业链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通过“招才引智高校行”等多种形式,帮助企业精准引才。全市现有省级及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5家,2023年新增博士后12人,引进各类人才3.4万人,认定12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发放补助资金60万元。
重激励挖政策“潜量”。坚持“破四唯、重实绩”评价导向,简化优化职称申报流程,实行人才跨区域职称资格互认和职称与技能等级贯通。出台《宣城市特殊技能人才技能评价办法(试行)》,探索下放企业人才评价自主权,解决企业急需紧缺人才需求。鼓励企业技能人才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对获奖者按规定兑现技能等级晋升等倾斜政策。2023年,办理职称异地互认60人。鼓励企业采取累计工龄越级申报和委托认定等方式评价高技能人才1.1万余人次,占全市新增高技能人才80%以上。通过竞赛破格培养高技能人才100余人次。
优环境提服务“质量”。围绕“2+3+4”重点产业链,迭代升级产业人才“宣十条”政策,聚焦安心安业,创新提出引人才送住房政策,最大化契合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加大企业人才支持保障力度。全年为1.38万名人才兑现薪酬补贴7500万元,为121名人才兑现购房补贴752万元。健全人才分级分类服务体系,实行人才清单化服务。设立“人才服务专窗”,深入推进“人社服务快办行动”,抓好高层次人才“打包一件事”办理,向333名高层次人才颁发“宛陵优才卡”。创新建立“宣城人才码”,实行“不见面”审批,“云”上办理各类人才服务事项,已为14913名人才提供“码”上人才分类认定等服务。 (胡媛媛 刘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