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第35个爱国卫生月: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04-10 10:21

今年4月是第35个爱国卫生月。全国爱卫办、中央文明办、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办近日印发通知,决定联合开展第35个爱国卫生月活动。

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宜居靓家园 健康新生活”。通知明确,要树立一批典型,弘扬爱卫新风尚。各地要加强宣传引导和典型报道,激发广大群众参与爱国卫生运动的热情。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建设爱国卫生宣教阵地,弘扬爱国卫生运动新风尚,服务群众、发动群众,提升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和满意度。

同时,要筑牢“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健康理念和“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理念。在爱国卫生月期间,全国爱卫办将启动“爱卫新征程健康中国行”专项活动,进一步引导各地将节点性活动与经常性活动相结合,常态化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通知要求,推动进一步强化城乡垃圾、污水、厕所等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做好机场、铁路、公交、商超、写字楼等人员密集场所清扫保洁和消毒,完善环境卫生长效动态管理机制。聚焦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在背街小巷、老旧小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针对春夏季传染病特点,广泛开展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动员群众自己动手清理死角、清除积水、翻盆倒罐,组织专业防治队伍开展灭鼠、灭蟑、灭蚊、灭蝇活动,有效预防媒介传染病发生。


让我们一起了解“爱国卫生运动”

用自己的行动 创造健康新生活

1952年,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成立,从那时起,爱国卫生运动就在全国上下蓬勃开展,围绕解决不同时期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突出卫生问题,先后开展了除“四害”、改水改厕、“五讲四美三热爱”、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卫生城镇创建、健康城镇建设等一系列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当前,我国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挥爱国卫生运动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动员优势,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掌握健康技能,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践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小环境筑牢疫情防控社会大防线,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除四害

“四害”由来已久,1958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要求各地开展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完成消灭苍蝇、蚊子、老鼠、麻雀的任务。后来,麻雀被“平反”,由臭虫代替。之后,由于生活条件变好,臭虫又被蟑螂取代。“四害”最终被定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

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了剿灭“四害”运动的高潮,全国6亿人民参与其中,有效降低了病媒生物密度,显著减少了鼠疫、疟疾、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农村改水改厕

新中国成立伊始,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卫生问题,卫生厕所缺失,地方病、肠道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民健康。

通过深入推进“两管五改”(管水、粪,改水井、厕所、畜圈、炉灶、环境),既改善了环境卫生,又增加了肥料,受到了群众的好评,饮水条件、环境卫生面貌大为改善,痢疾等肠道传染病和血吸虫病、地方病发病率显著降低,农村居民文明卫生素质有效提升。


五讲四美三热爱

1981年2月25日,全国学联、中央爱卫会等9个单位联合发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各地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有了显著改观,人民文明卫生素质得到提升,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日益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这项活动又和各地开展的“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的“三热爱”活动结合。1983年1月31日,中宣部、中央爱卫会等24个单位就"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联合印发意见,将“五讲四美” 活动提升为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群众性活动,对于普遍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转变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

2010年以来,全国爱卫会先后开展了两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主要目的是解决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加强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公共管理服务向农村覆盖,提升群众健康素养和文明素质。各地不断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集中开展垃圾清运、河沟整治、污水处理等工作,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显著改善,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有了明显改观。


卫生城镇和健康城镇

卫生创建活动始于1989年,是为改善城乡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群众卫生意识和健康水平而开展的活动,是体现“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全社会动员”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实践的典范,也成为爱国卫生工作的“金字招牌”。

健康城镇是卫生城镇的升级版,旨在通过完善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完善基础设施,改进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健康服务,全面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实现城镇建设与人的健康协调发展。

目前,全国爱卫会已累计命名342个国家卫生城市(区)、1452个国家卫生乡镇(县城)。2019年,通过全国健康城市评价,全国爱卫办发布了19个健康城市建设示范市、各省份排名第一的城市及10个进步最快城市,各地开展卫生城镇创建和健康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不断提升。


现阶段  应该如何做?

结合正在开展的国家卫生城镇巩固(创建)工作,我们倡议全市干部职工和广大市民积极参与活动,深入持续开展“卫生大扫除”;树立文明卫生意识,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他人健康权益;倡导餐桌文明,推广分餐公筷;合理膳食,食物多样;清淡饮食,少油少盐少糖 ;不食用野生动物;坚持适量运动,保持健康体重;及早戒烟,越早越好;远离二手烟。

倡议全市各单位全面开展搬家式卫生大扫除,重点整治单位内外环境、环卫设施管理、门前责任制落实和病媒生物防制等方面,做到内外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各有关部门要发动“六小”行业单位,加强日常卫生管理,清洁店内外环境卫生。深入持续开展“卫生大扫除”,清理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居民小区、老旧院落等内外绿地、庭院、公用楼道、车棚等场所,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清除各类卫生死角,整治病媒生物孳生地,消灭越冬蚊蝇,开展春季灭鼠,做到无散在垃圾、无乱堆乱贴、无粪便满溢、无四害孳生源,为居民提供清洁舒适的居住环境。

勤于洗手

广泛宣传“七步洗手法”,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勤洗手;倡导公众在咳嗽或打喷嚏后、照顾病人时、制备食品前后、饭前便后、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外出回家时用洗手液(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分餐公筷

号召餐饮服务单位分餐制管理规范和使用公勺公筷;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托幼机构和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行分餐制;鼓励饭店、餐馆提供分餐服务,在醒目位置设置“分餐分食,公筷公勺”宣传提示。


革除陋习

倡导健康文明饮食,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生肉、草乌等陋习,少食腌肉腌菜等腌制食品,普及识别有毒野生菌知识,树立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饮食新风尚。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野生动物,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

科学健身

全民参与科学健身。号召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并落实“工间操”制度,学校坚持组织开展每天1小时以上校内体育活动;强化“我锻炼,我健康,我幸福”的意识,倡导全民因人而异、适时适度、长期坚持科学锻炼,形成“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每一天,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

控烟限酒

各级党政机关积极开展无烟党政机关创建;政府机关公职人员、医务工作者和教师带头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各室内公共场所做好劝阻,引导吸烟人员到室外吸烟区吸烟,杜绝室内吸烟现象;倡导全体市民不吸烟、早戒烟、不劝酒、不酗酒,对室内公共场所吸烟情况勇敢说“不”。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