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建筑工地环境,人们多用“脏、乱、差”来形容,从开工建设到收尾竣工,在漫长的施工期内,建筑工地上多是沙石乱堆、尘土飞扬,有的甚至就没有围墙隔开,敞开式的建筑工地直接影响到周边小区居民的生活,即使工地上围起了一道隔离墙,围墙大多也是破损不堪,影响美观。
而今,在宣城市,建筑工地上这一现象正发生着改变。不仅建筑工地筑起了围墙,实行封闭式建设,而且工地围墙成为文化墙,别具匠心。
变化:一堵堵文化墙新建在工地四周
绿琉璃,灰墙体,一幅幅水墨山水画印在白色的墙面上。在美都新城小区的建设工地外,记者看到,一面近百米长的建筑工地外墙修建成粉墙黛瓦的文化墙,展现出徽派建筑风格。绿色的琉璃瓦下是一堵灰色的墙体,墙面主体部分粉刷成白色,白色区域内绘制巨幅的水墨山水画,过往的行人忍不住放慢脚步,欣赏一番。
宣泾路口是市区一处繁华路口,车流量和人流量都很大,记者看到,在这个原先杂乱的路口拐角处,新建的沿街文化墙引人注目,文化墙隔离了拆迁工地和街面,周边的环境也变得干净而整洁。
在市区阳光小区对面,同样是一面近百米的建筑工地外墙,墙体上一幅幅人物画跃然墙上,仔细一看,是一个个水浒和红楼梦等古典人物画像,这些人物绘制在墙面上,给周边环境带来了不一样的味道。
“太漂亮了,不看墙后面,这里哪像工地,简直就是一个画廊。”路过的市民夏小姐颇为兴奋地对记者说,在她看来,这样的文化墙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品位。
市民计小姐说,在她的印象中,工地的外墙不过是个简单的隔离板,用于工地围挡。像现在这样富有创意的围挡却可以成为市区内的一道风景线,值得推广到全市的其他工地上。
据悉,为积极争创国家级园林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市,切实提升市区建筑工地临时围墙的文化品位,市城管局、市文明委、市住建委联合要求市区内建筑工地围挡和部分老旧临街围墙建成或将建成这样的文化墙。
要求:统一标准 体现特色
在市城管局市容监察支队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走访观看了市区多个文化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市区内建筑工地围挡。
市容监察支队工作人员表示,在开展市区建设工地文化墙建设活动中,市城管局对文化墙作出统一要求。要求自去年年底,市区各建设企业在市区所有建筑工地一律进行实墙围挡,统一制作文化墙。围墙高度1。8米以上,原则上不超过2。2米;围墙顶部加灰色筒瓦,墙身刷白,粉墙黛瓦反映徽派建筑风格。
记者了解到,对于市区内现有建筑工地围墙是发布商业广告的,要求各相关产权单位于今年5月1日前自行拆除,并按上述要求建设文化墙,相关行政部门并将不再审批设置发布商业广告。
对于需要新建或改建围墙的建设企业,一律由市文明办、市城管局统一规划设计反映地域特色的山水、人文景观的公益性水墨漫画。自2013年起,市文明办、市城管局和市住建委将把文化墙建设作为评选市区标准化建筑工地的重要依据之一。
据了解,为了方便建设单位,提高办事效率,市城管局特地编印了2套建筑工地围墙方案图例,刊登在市城管局网站上以供选择。
成效:社会广泛参与 彰显地方特色
据悉,截至目前,市区已共有18处,共计6679。5平方米的工地围墙完成了文化墙建设。下一步,市容监察支队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完成所有工地文化墙的建设工作,努力将工地文化墙打造成为展宣城城市形象的一项靓点工程。
市容监察支队表示,自我市文化墙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市区许多工程建设方大力支持,在收到活动通知以后,积极行动,自觉按照要求对所属工地围墙进行了改造更新。同时,为大力营造“大家共同努力,建设秀美宣城”的良好氛围,市容监察支队还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介公开招募有绘画特长、热心公益事业的社会人士,参与围墙的设计绘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参与绘画的志愿者中,有来自书画培训班的小朋友、放假回家的在校大学生、老师和退休在家的老艺术家等多个年龄层次,充分诠释了文明宣城人人参与,秀美宣城人人受益的共建精神。
市容监察支队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随着我市建设秀美宣城、美好乡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一轮诗化、美化家乡,展示丰富人文资源,多角度、全方位体现地方文化的工作热潮正悄然兴起。突出彰显我市地方特色文化,也就成为了建设文化墙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