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荒凉村庄,由马鞍山钢铁厂的建设开始,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迈进;如今,马钢公司位列中国十大钢铁企业,2007年钢产量将达到1500万吨——安徽省马鞍山市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之城”。
市区雨山湖为九山环绕,与南齐诗人谢朓“山水都”的赞美遥相呼应;唐代大诗人李白终老于此,留下“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等名句,于是从1989年起这里每年举办一次中国国际吟诗节以纪念诗仙、传承“诗文化”——“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更爱这样形容他们的城市。
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与深厚的文化资源,马鞍山自上世纪80年代尤其是新世纪以来,持之以恒地推进城市文明创建。采“钢”之铿锵、“诗”之韵味、“山水”之灵气,锤炼刚柔并济的城市性格,营造共建共享的和谐氛围。
文明也是生产力
——“十五”期间,马鞍山的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以上;2006年,人均生产总值4361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3705元和5191元,经济总量居全省前3位。
——曾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和“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奖项。
振奋人心的数字与荣誉背后是马鞍山近年来创建文明城市的扎实足迹。
“文明也是生产力。”马鞍山市委书记丁海中说,“文明建设的推进、市民文明程度的提升,会大大提高城市的管理效率,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动力与保障;文明建设出现‘短腿’,其他方面难以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不断摸索,马鞍山找到了文明创建的有力抓手:围绕中心抓创建,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推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人为本抓创建,高度关注民生,着力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抓创建,在提升城市文明程度的同时,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农村延伸;注重特色抓创建,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创建品牌。
“要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与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之间的结合点,形成共鸣,这样方能事半功倍、势如破竹。”丁海中说。
赶走污染“黄龙”寻回碧水蓝天
采石矶、翠螺山兀立长江边,湖泊、园林点缀城中——许多初到此地者都陶醉于眼前这“城中有园、园中有城”的景致。如果知道这座中部首个环保模范城市曾经盘踞着巨大的污染“黄龙”,多半会露出惊异之色吧。
碧水、蓝天、绿地,得来不易。马鞍山市市长姚玉舟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重工业比重大的特点,马鞍山加强污染治理,狠抓节能降耗:先后投入200多亿元实施环境治理和综合技改,实施了污染治理“十大”工程,对国家明令禁止的15个小行业,全部予以关、停;对所有重点污染大企业,都实行达标排放的硬性目标。将20多家“城中厂”搬迁到工业园区或工业集中区,解决市区企业废弃物和噪音污染问题。
让废渣成山、废水成河永久地成为历史,马鞍山设立了严格的“绿色门槛”,2001年以来,145个项目遭到环境保护的“一票否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了一批废气回收利用和水循环利用工程,基本形成了固体废物综合利用产业循环链;马鞍山钢铁集团公司吨钢综合耗能指标跃居全国十大钢铁企业前列,实现了“绿色增长”。2006年,在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的情况下,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了4.7%,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了2%。
为了还上群众生活的“历史欠账”,马鞍山确立了建设“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的总体规划定位,推动重工业资源型城市加快向环保、绿色、宜居城市转变。加强自来水、污水处理和天然气利用等公用设施建设,全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8%,全市13万户居民家庭全部用上了天然气;对位于主城区中心地带的雨山湖与横穿城市的采石河、慈湖河进行综合整治,开发建设佳山、雨山等生态城市公园,新建一批街头文化园林广场,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进入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行列。
凝聚共同理想共建和谐家园
由出租车和私家车司机自发组织起来的“爱心车队”在马鞍山颇有名气,因为许多人都曾接受过他们的帮助。成立4年多来,他们拾金不昧1000多次、价值300万元;义务接送高考学生、外来嘉宾1000多人次;发起社会捐款12次,募集捐款近20万元……
“我们的付出虽然并不惊天动地,但这平凡的点滴却是我们这个社会所不能缺少的,犹如阳光、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