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按照“一条主线、两大文化”对红色旅游景区和线路进行科学规划和打造。一条主线,即“战争”主线,皖南事变、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等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安徽;两大文化,即红军文化、新四军文化。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重要的根据地,红军文化是皖西南地区红色旅游的主脉络;新四军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两大抗日武装之一,在皖南留下了大量的旧址和历史故事。
在整合省内红色旅游资源的同时,安徽大力推进与周边省份红色旅游资源的整合。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中,“以 千里跃进、将军故里 为主题的大别山红色旅游涉及三省六市36个县,长期以来 各自为政、分散经营 ,在品牌塑造上 各唱各调 ,难以形成合力。”于天厚介绍说。
2010年5月,鄂豫皖三省六市36个县提出“同一个形象标识、同一个规划”等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和统一品牌的“十同”。大别山区域红色旅游合作成为国内省际红色旅游合作的成功范例。
资源整合大大提升了安徽红色旅游对红色旅游专项市场的品牌号召力。统计显示,“黄山 绩溪 旌德 泾县 宣城 芜湖”全国红色旅游线路,目前每年仅旅行社组团就有5000多个,约20万游客参加;“合肥 六安 金寨 霍山 岳西”全国红色旅游线路,每年旅行社组团达3000多个,约16万游客参加。
创新展示 寓教于游
5月28日,六安市开发区一家企业第三次组织全体党员赴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红色教育活动。和前两次不同,他们发现新四军史料陈列馆已经应用了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展示新四军从1937年组建到1947年撤销番号的波澜壮阔的10年征程,令人耳目一新。
历经3年多紧张施工、布展和试运行,泾县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的新四军史料陈列馆今年1月正式对外开放。6200平方米的陈列展览馆,内设一个序厅、9个展厅、1个环幕影院、1个文物库房及多功能会议厅等。馆内不仅陈列了新四军战士用过的生活用品、作战工具、信件等,观众们只要站在原地不动,还可以仿佛在山林中漫步,感受天色的阴晴变化、虚幻的鸟鸣、小溪流淌声、威严的军号声,仿佛置身新四军当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场景。
黄山市徽州区也有一处新四军革命历史纪念地。73年前,南方敌后八省红军游击健儿在皖浙赣三省交界的徽州区会师,组建成新四军。
“仅靠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是枯燥无味的,即使在原有的展馆外,建立革命先烈雕塑群、故事长廊等也还是静态展示。”徽州区旅游局局长刘斌斌说,2009年,徽州区对新四军军部旧址进行修复时,融入一些现代技术要素,借助电子音像、现场戏剧歌舞等动态形式再现历史场景。
像这两处新四军军部旧址一样,安徽省80多处红色旅游景点都不同程度借鉴最新的科技成果,融入微缩景观、新型影视等科技元素,生动描摹、再现当年重大历史事件的恢宏场景,以增加红色旅游景点的可看性,更有效地吸引和留住观众。
于天厚说,安徽红色旅游正由传统的“文物展览”向“文化旅游”转化。不少景区还配合开发射击、攀爬、野战等体验型项目,全面构建红色旅游目的地体验参与项目体系,按照让游客从被动观光到主动参与体验的创新发展模式,完成红色旅游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观光到参与体验的系列转变,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在红色情景中感悟生活和休闲游乐。
近年来,安徽通过三大路径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进而破除制约红色旅游发展的点多、面广、规模小等“瓶颈”,进入了全国红色旅游强省行列。
整合资源凸显叠加效应
发展红色旅游,红色景区、景点是基础。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安徽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同时也存在着点多、面广、规模小等“瓶颈”。安徽省红色旅游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于天厚介绍,早在“红色旅游”提出之前,安徽大别山和皖南地区已经开辟了不少专线旅游线路,但多是一些短线游,而且景点过于单调,规模和效果不是十分明显。
多业融合 众色纷呈
“我们来泾县,既缅怀先烈,也休闲度假,这里的红色历史让我们震撼,这里的绿色生态,也让我们流连忘返。我已经第三次驾车来这里了。”端午小长假的第二天,来自江阴的游客栗建松在泾县的古村落查济说。
红色旅游要吸引游客,除大力渲染红色文化氛围外,还要挖掘红色区域的地方特色,与山水风光游、民族风情游等相结合。安徽巅峰旅游研究中心盛雪峰研究员说,由于革命战争大多发生在山乡水域,安徽红色旅游景点多处于自然风景优美的区域和历史文化深厚积淀的区域,为红色旅游与绿色旅游、古色旅游联袂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泾县在发展红色旅游之初,坚持多种资源的整合开发,用“红色”来感召市场,用“绿色”“古色”来拓展市场,先后推出了“红色热土追忆游”“宣纸故里探秘游”“历史文化感悟游”“山水生态休闲游”四大旅游精品线路,延长红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