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江人文之盛首宣城,宣之旧族首梅氏。匪特仕科名甲于遐迩,而文章经济理学名儒,自有宋以来,彬彬郁郁,绵亘辉映。”清代名臣张廷玉如此盛赞宣城梅氏,而宣城梅氏的文化之祖正是五世孙、被誉为宋诗“开山祖师”的梅尧臣。
梅铁山是宣城梅氏家族第34代孙,据他本人介绍,今天的梅溪公园就修建在原千年梅氏文化遗址上。原北宋时期著名诗人梅尧臣所建的会庆堂,主要为供奉父梅让、叔梅询灵位的,后来成为宣城梅氏总宗祠,梅尧臣的墓也在这里。虽然宣城的历代官吏来来去去如走马灯一样,但对于会庆堂和遗址上其它人文景观的修缮却总是一如既往。到清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起义爆发,8年拉锯战在这里发生,会庆堂遭到严重破坏,而到了抗日战争时期,会庆堂更是全部被毁。
随着时间的消逝,会庆堂也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消失,遗址上出现了民房,成了人们的居住地。但会庆堂作为梅氏宗族的象征,致力于研究梅氏文化的梅铁山却一直关注着它的存废。他曾在这块遗址上寻觅,发现了石犼、石础和荷花石栏断柱等散落在地上,但是有心无力,这些遗迹并未得以很好的保存。
“现在都不知道这些东西还在不在?”谈到这里,梅铁山十分伤心且有些无奈。不过让他安慰的是,当地的居民很有意识,花钱保存了一部分石犼、石础之类的东西。
字词句反复斟酌 七天成就呼吁信
会庆堂消失,只留下石犼、石础等一些残骸,这本来已经让梅铁山很是伤心,但更让他想不到的事发生了。随着商业开发和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周边商业住宅区逐渐在梅氏故居文化遗址上兴起,这处深藏宣城千年文化的遗址即将面临彻底湮灭的悲惨命运。
梅铁山说,当时他还去了现场,看到遗址旁已经修了一条马路,而且机器也正在遗址上工作。这样的情景,让他十分痛心,梅铁山意识到,如果不马上采取行动,失去的不仅仅是一座遗址,而是宣城千年以来的文化。于是,一封呼吁信在他的心中开始酝酿。
七天,整整七天,梅铁山都在为这封呼吁信努力。“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我都要认真仔细地斟酌。”梅铁山告诉记者,因为这事关遗址的存废,所以要特别仔细。他从初稿近4000字,经过细心地推敲,逐渐压缩到2000多字,介绍了梅氏文化在宣城起源、影响以及将来的社会价值,其中还引用了我国的文物法和省政府出台保护文化遗产的措施等。终于,在他的努力之下,一封名为《千年文化遗址,何忍毁于一旦》的呼吁信出炉了。
一纸书信引来一座梅溪公园
2007年,梅铁山一纸《千年文化遗址,何忍毁于一旦》,呼吁政府和有关部门予以关注和保护。
一封呼吁信到底能否改变已经开始动工的工程?这让梅铁山心中没底,不过他说,只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心中也就没什么愧疚了。
梅铁山七天的努力没有白费,来信引起了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时任宣城市政府市长的高登榜同志亲自过问,不仅向梅铁山了解柏山梅氏故居文化遗址和宣城梅氏相关情况,还和梅铁山及有关部门同志赶赴现场进行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会上,梅铁山再次重申了遗址对于宣城的意义,对于宣城文化的影响,最终形成抢救保护千年文化遗址、启动修建梅溪公园的意见,定位是将梅溪公园建成一个体现梅氏文化,让市民在休闲、游玩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熏陶的场所。
在进行制定梅溪公园规划中,梅铁山提供了他所有的资料。同时,他自己也积极地收集更多的梅氏典籍、遗物,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梅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梅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