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红楼梦》中的“宁国”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12-27 20:58

  宁国市与《红楼梦》中的宁国府,是相似乃尔,还是偶然的文字巧合?其实,任何一部历史小说,都是当时客观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也有着作者的经历和情感,《红楼梦》也不例外。细读这部著作就会发现,其中许多内容与今日的宁国相吻合,这决不是偶然的。兹略述如下:

  一、历史渊源

  小说是以金陵的荣、宁二府展开故事情节的。第二回开始交待:“街东是宁国府、街西是荣国府,二宅相连,竟将大半条街占去了。”接着写道:“宁国公与荣国公是一母同胞兄弟两个......”这是固然有作者借托“国宁邦荣”一词,回避文字狱忌讳的寓意,但更重要的是向读者点明“宁国”同书中金陵、石头城、江宁(均南京古名)等地名一样,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虚拟或泛指,因按照史例,凡帝王授以爵位或土地,如封号中的“宁国”,应是指距金陵不远的宁国。

  宁国县建于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历史悠久,民风纯朴,山青水秀,风景如画,历代文人雅士,多来宁国寻幽探胜。自唐以来留下了大量咏颂宁国景物的诗文,曹雪芹成长于金陵、离宁国不远、料定他曾多次游历过宁国的山山水水。

  《红楼梦》第一回开宗明义写道:“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经过,见一块大石头上字迹分明,编述历历。”接着有一首偈:“无材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请记去作奇传?”这块石头何时立于何地是何形状?不妨看看宁国市霞西镇大青山峰崖旁一块奇石,远看虽不算雄伟,近看却如一柱擎天,大有补天之势,故谓石柱。谁也不知它曾经历若许春秋,阅尽多少苍桑。清末徐云涛有诗云:“深山矗立几千秋,谁具衣冠拜石头;不是经天堪赖洲,峥嵘定可砥中流。”谁具衣冠拜石头?想必徐某曾看过《红楼梦》,实是指的曹雪芹。试想,象曹雪芹这样博学多才、胸怀古今,思维敏捷,感情丰富的人,拜谒此石能不百感交集,浮想联翩,由此即彼联想出许许多多无比动人的“奇传”来吗?故而《红楼梦》曾名《石头记》。

  二、山川形胜

  据《宁国县志》记载:自唐以来,全国各地高僧名道相继来宁传道说法,纷纷于山林间建立寺观庵庙,全县境内达二百多处,处处有香烟缭绕、钟磬之声随处可闻。宁国的庵多于寺,这正如《红楼梦》中的情形相吻合。而且某些庵名、山名、物名或在宁国有出处,或可谐音与联意。如:

  水月庵———在古代行政建制四十都(今姚高乡)境内的宁山钓鱼台有水月庵。

  大荒山———宁国西有大方山(属高峰山脉)山上有大方庵。

  通灵宝玉———宁国北有通灵峰,山上仍有寺庙,也有通灵宝玉的石刻遗物。

【责任编辑:】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