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鳌峰路是适应宣城行署设立由芜湖搬迁宣城而新建的一条大街。1979年秋,省委开始酝酿芜湖地区更名搬迁之事,当时第一任宣城地委书记张建同志亲自主持了这些工作。就宣城地委、行署机关选址有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选址敬亭山西麓八里岗,另一意见放在一里桥小山岗附近,即现市医院的地方,而张建同志则选址放在鳌峰,其理由有三:第一、省钱。当时鳌峰南、北两个小山头已被宣城县初步平整了,土路是通的,也通水通电。在这个基础上搞建设,可以省去一大笔资金。第二、方便生活,当时的鳌峰虽然在城外,但也靠近城,干部职工到城里买点东西,小孩上学都不太远,比较方便。第三,建设周期相对要短许多。最后杨省长到宣城考察,同意了张建同志的意见。经过几年的努力,1982年春,宣城地委、行署机关正式搬迁到宣城,故才有今天鳌峰路的诞生,道路因地处陵阳山之鳌峰命名,路宽60米,在当时是最宽的道路,它的绿化、亮化也是最佳的。1988年和1990年先后在该路段举办过菊花展和全区物资交流大会,盛况空前。
那么鳌峰路原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地貌呢?首先,从路面谈起,自西向东扫描,它的西端是小平山,经拉平接上改建的芜屯公路(后定名梅溪路)开始,越过原芜屯公路(现陵西路)填平农田至南门口即薰化城门楼处(市建行门前)这段路现称鳌峰西路,再穿过城外的原南北向的军事打靶场即市烟草公司门前处。再到中国银行前的城墙破解延伸到原鳌峰公园入口道路。因路的西边是山坡地,东边是条石台阶,故此架设了38米长的鳌峰旱桥,沿状元桥拉平坡地,又在古云深桥遗址处架设新的80米长的鳌峰大桥,此路段现称鳌峰中路,从而接上了原绕城的芜屯公路(现名九州大道)。后随着建设的发展,又向东伸填平沟渠和农田,将路面延到泥河旁,这段路称鳌峰东路。建大市后,又向东延伸建了784米长的揽胜桥,登上此桥,江城风光尽收眼底。桥下成为合理使用空间的典范,2010年,宣城金达公共交通公司除在此办公外,还提供夜晚停车和修车场地。此桥不仅跨越皖赣、宣杭铁路,还跨泥河,继而向东延伸修建了长1819米的水阳江两座大桥,不仅跨了水阳江,还越过了玉山的800亩大滩地,是目前宣城最长的大桥,此路又再一次与芜屯公路相交(现已改成陵阳路),直至崇善路,总长6870米,成为直线道路最长的一条,此段仍称鳌峰东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