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人过年隆重、热闹且有很多讲究。
徽州“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乡村里的百姓过年皆乐于承袭古制。因此如今在许多地方已失传的传统年俗,能鲜活纯真地保存在徽州的百户千村中,成为保护完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今,徽州年俗文化的美学价值、民俗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已成为民间文化研究工作者们倍加关注的课题。
古徽州的春节,从腊八到除夕的23天时间,为“忙年”阶段;从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的半个月时间,则为“过年”阶段。
春节序曲在腊月
徽州人家的春节是从每年的腊八开始的,一直要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罢才算结束。作为春节序曲的腊八节这天,全家人欢聚一堂,喝着热气腾腾、五谷喷香的腊八粥时,过年的话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从这天开始,人们就要开始忙年了:裁新衣、杀年猪、做腊八豆腐、做食桃、打年糕、熬制芝麻糖、冻米糖、炒花生、炒瓜子、办年货、过小年、送灶君、扫门庭、洗被褥、贴春联、挂红灯、放鞭炮、年夜饭、压岁钱、齐发灯、辞旧岁、长守岁等。在徽州春节序曲中,有两则趣闻值得一提:一是腊八节当天全家人聚餐腊八粥的餐桌上,已经出嫁了的女儿是没有席位的,因为按徽州年俗,这一天出嫁女不得在娘家度过,否则婆家就要遭受灭顶之灾,所谓“躲腊八”;二是除夕之夜,徽州人家有“发灯”年俗,就是各家各户是晚必须处处灯火遍布,彻夜灯光通明,厅堂内外,楼上楼下,蜡烛台,小马灯、汽油灯、松明灯、走马灯、鱼灯、星灯、圆灯、方灯、荷花灯、南瓜灯……百灯齐上,灯灯齐亮,所谓“发灯发丁、家庭兴旺”,这是因为在徽州方言中,“灯”和“丁”是谐音的,因而有了以“灯”代“丁”的“发灯”年俗。
“常常利市”初一朝
徽州民俗云:“赶忙三十夜,清坐初一朝。”大年初一是绝对不允许睡懒觉的,因为五更三点,家家户户就要由家长主持带领全家老小点香、燃烛、上供、鸣炮,向高高悬挂的俗称“容像”的祖宗画像行跪拜仪式,邀请列祖列宗与家人们一块过年。然后才是家人之间的拜年互贺,并在八仙桌旁围坐,进入初一朝的重头戏阶段——“常常利市”。“常常利市”相当于现在的吃早茶,新衣新装、喜气洋洋的家人们围坐品茶。然而,这“茶”,每人面前都得是双杯,先喝一杯茶叶茶,再喝一杯糖水茶,所谓“先苦后甜、苦尽甘来、新年吉利”;这“茶点”,又须分置于以漆器或锡器制作的俗称“茶盒”、“锡格”的独特器具里;最后,是品尝“利市面”。有趣的是对于这碗利市面,每个人都只能象征性地略略品尝,决不能狼吞虎咽、一扫而光,所谓“常常(尝尝)利市”也。这当然是徽商故里独具特色的年俗了,“常常利市”、“长长利市”对于徽商来说肯定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另外,徽州人贾而好儒,尊师重教,因此,徽州的文人、学子,初一一大早要做的一件大事儿是用红纸写上“新春开笔”、“新春发笔万事大吉”等字样,贴于书案墙壁,称为“开笔”。
金蛇狂舞“板凳龙”
徽州乡村大年初一是要舞龙舞狮欢庆新年的,除了在自己村中乡场上舞、在村中各家各户门前舞之外,还要舞到城里去,城乡同乐同喜。这些异彩纷呈的龙、狮中,最具徽州特色也最受人们喜欢的,就是板凳龙了。顾名思义,这“板凳龙”是由全村有男孩的人家出人、出凳、出钱制作并共同表演的群众文艺节目。谁家生了男孩,那么在欢庆添丁的同时,他家就必须同时添制一只特制的、用于板凳龙的木制长板凳。表演者每人手持自己家的这只特制的长板凳,首尾与他家的长板凳或连接成“龙”,或分散成“云”。所谓舞起板凳龙,云翻又龙腾。“板凳龙”的民俗意义,在于以“一丁一凳一小龙”,连成“一村一姓一长龙”,庆佳节,盼兴旺,求发达。
禁忌年俗趣话多
从正月初一到初三的年节期间,徽州人家的主要禁忌有:孩童不得说脏话、坏话,不得高声喧哗吵闹;老少都得小心,千万不能打破碗碟,万一失手,必须立即反复说三次“岁岁(碎碎)平安”以消灾化解;过年期间千万不能扫地,也不能向外泼水,尤其是正月初五“接财神、拜财神”那天更是重禁。而大年初一一早须到外边水井里去挑一担水回家,既寓意“财气不外流”,又寓意“拜瑞(水)入门”(在徽州方言中,“瑞”与“水”谐音)、“招财进宝”;大年三天家人均不得吃药,以免败坏好兆头,弄得个年头吃药到年尾;“发灯”之夜,要有家人与长明灯守岁,不能让烛灯熄灭,更不能让蜡烛歪倒烧坏灯笼酿成火灾;大年三天不得下锅煎炒烹饪,以避“争吵”之忌;大人小孩都不得使用剪刀,但可以使用针线,寓意“只立不破”。
现在,随着“春节”、“元宵节”等民族节日正式成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们开始关注如何传承和保护徽州传统的年俗文化,同时也尽情享受着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新年俗,如看电视春节晚会守岁;用电话、短信、贺卡、伊妹儿拜年;阖家在大饭店里吃年夜饭等,端的是:“年味”更浓了,“徽味”更重了,“趣味”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