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电视点播|专题专栏|视听|长三角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寻访耄耋老兵 重温抗战故事(图)

——记旌德县旌阳镇华丰村抗战老兵何孔才

来源:宣城新闻网 作者:王美玲 发表时间:07-29 09:12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光阴任冉,成千上万的抗战老兵带着他们战火硝烟的故事,从我们身边离去。如今健在的每一位都是一部亟待挖掘的活着的抗战史。

近日,旌阳镇人武部得知华丰村还有一位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兵。于是,笔者与该镇分管领导一同前往华丰村,采访这位健在的抗战老兵——何孔才。追寻那段刻骨铭心的烽火岁月,倾听那个年代里鲜为人知的抗战故事,收获着不能忘却的永远的记忆。

在华丰村支书方建华的陪同下,我们一行3人来到何孔才老人家里。

老人已是87岁的高龄,虽然有点耳背,牙齿也已全部脱落,说着一口无为方言。对70年前的往事记忆犹新,还说得出当时师长、军长的名字。甚至连部队的番号、战斗的细节、战友的名字等都能一一说出。

何孔才老人,祖籍无为县。1941年,由于家里生活困难,年仅13的他就参了新四军,自此便开始了他的戎马生涯。他参军所在的部队是新四军七师,师长谭振林,属第三野战军,军长刘伯承。部队当年驻地在岳西县大别山。

13岁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还是赖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而在战争年代,许多小战士只是少年甚至儿童,却被迫见识了杀戮、亲人离散、离乡背景。一朝成为战士、军人,曾经的恐惧就化为强大的力量,去战斗,无论手中是枪、石头、还是手榴弹。

在部队里,何孔才是年龄最小,但干活非常卖力。一有空闲就帮老乡做农活,放牛、劈柴、挑水,小小身子骨承受那个年代还是孩子的他不该承受的事。每天还要练习投弹、刺杀、射击技术。老人说他手臂长,扔手榴弹的技术非常好,又准又远。只要一打战,他投出去的手榴弹,准会炸死几个小鬼子。

老人经历过黄龙岗战役、渡江战役。在战斗中两次负伤,右腿上至今还有两处伤疤。在老人的记忆里,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是黄龙岗战役。

黄龙岗,位于安徽无为县黄龙乡北边山岗。1945年,何孔才所在新四军七师负责把鬼子引到黄龙岗歼灭,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以前,不少部队都没有正规的武器,只有拿着大刀和刺刀,还有自制手榴弹和土雷和鬼子拼。”回想当年的抗战岁月,老人唏嘘不已。

“黄龙岗战役中,由于新四军枪少、子弹也少。我们用土办法自制的手榴弹、土雷也一样打小鬼子!”说起打鬼子,何孔才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自制手榴弹、地雷就是在石头上打个眼埋上火药,将地雷埋在鬼上必经的路上,新四军埋伏在两边,等鬼子进入埋伏圈便扔手榴弹、拉响地雷,照样把鬼子打得鬼哭狼嚎、人仰马翻。日军有1个小队30余人,伪军1个大队300余人。这次战斗,200余人的新四军打死日军30余人,俘伪军300余人。新四军伤亡连长1人,排长10余人,战士30余人。

1945年2月,新四军第七师在铜陵、繁昌和巢县、无为地区,粉碎了国民党顽军的大举进攻,保卫了抗日根据地。4月,第七师一部东进江浦、全椒地区,连克石村庙、绰庙集等据点;新四军第三师独立旅奉命南下归第七师指挥,增强了皖江地区的武装力量。6月,以沿江支队为基础与原第二师第16团合编为第19旅,另以沿江独立团和部分地方武装,重新组建沿江支队。     8月中旬,第七师在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举行大反攻,先后攻克无为县城及运漕、望城岗、雍家镇、陶厂等据点40余处,并一度攻入芜湖市区,歼灭日伪军近万人。

1949年2月,解放军部队大军南下,准备在千里长江沿线发起“渡江战役”,打过江南去解放全中国。

“渡江战役打了几天几夜,我们连140多人,最后只剩下20多人,在反冲锋时,班长的一只胳膊都被打断了,只有皮连着,但他仍然用另一只胳膊端着枪朝敌人开火,打死了一个敌人最后才怦然倒下。”说到牺牲的战友,老人眼里泛起了激动的泪花,“那个壮烈的场面和电视里拍摄的英雄人物一模一样,比起在战斗中死去战友,我能活到现在,真是幸福。”

老人说:“渡江战役打响时,当地村子里民兵、船工都自发地参加战斗,冒着枪林弹雨将部队护送渡江到对岸芜湖,多亏了老乡们的帮助。”可见当年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是多么地得民心,得民助。

“1949年5月,解放大军的队伍浩浩荡荡地开进了我的家乡,无为县解放了。当时我已经是一个20多岁的大小伙子了,至今还记得部队进村时乡亲们夹道欢迎的情景。”说到这里,老人不胜感慨。

抗战胜利后,何孔才从部队退伍,在旌德这边成了家。目前,老人每月在县民政局领取1000元的退伍军人补助金,家里有女儿照料他晚年的起居生活。

采访完这位抗战老兵,回味着他所讲述的战斗故事,不由得对这位抗击日军侵略、保家卫国的老人肃然起敬。尽管,老人为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并没有躺在功劳簿上向国家讨价还价。临别时,老人握着镇领导的手说:感谢共产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们这些曾经为抗战作出贡献的老兵。

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将这些记忆的碎片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起来,就是为了纪念抗日志士的功绩,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永志不忘无数英烈为保家卫国,抗暴驱倭,抛头颅,洒热血,英勇捐躯,其行为可歌可泣,其事迹惊天动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民族英雄,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纪念的……”



点击图片进入专栏

【责任编辑:柳生】

用户评论

已有0人评论
    新闻快报 阅读全部
    社会万象 阅读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