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上海武警,却驻守宣城30多年,担负着军天湖、白茅岭两座监狱的武装看押任务。30年间,他们与宣城人民共叙鱼水情深,为守卫这方热土的和谐稳定时刻保驾护航。
“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记者走进这群上海兵,聆听他们在宣城的点滴故事……
从国际都市到偏远山区 他们用忠诚转变思想落差
高速动车-公共汽车-军用大卡,从720公里以外的家乡长途奔波而来,山东籍新战士李荣涛的新兵之旅可谓兴奋与失落并存。
去年9月,怀揣着军人的梦想,李荣涛踏上了开往上海的动车。一路上,他反复回味着亲朋好友送别时的画面:父母再三叮嘱“到上海当兵,一定要好好干”、发小反复要求“拍几张东方明珠照片寄回去”、女友含泪约定“打电话讲讲大上海的故事”……
辗转一番,“和谐号”高速动车渐渐慢了下来,李荣涛和其余20多名新战友被安排坐上了一辆大卡车。
“带好自己的行李,下车站队!”行了许久,在接站干部洪亮的叮嘱声中,李荣涛从旅途的劳累中清醒了过来。他赶紧下车,朦胧中却看到了这样一番景象:群山环绕,山脚下有几栋营房,丝毫不见了大上海的丁点儿气息。
“欢迎新战友来到上海总队六支队,这里是安徽宣城……”支队领导的一番欢迎词,让刚刚站好的队伍晃动了起来。
“这里怎么除了山还是山呢”……种种疑问让李荣涛的心情一落千丈,他顿时产生了巨大的心理落差。
这种心理落差,驻宣武警六支队的领导当然知道,于是,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举措随即铺开。
新训第三天,支队政委刘凡就带领新战士们参观了皖南事变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用驻地底蕴丰厚的历史文化感召官兵,用革命先烈的英雄气概感化官兵。
在新四军旧址陈列馆中,刘政委为大家讲起游击队的故事。走出陈列馆,“李荣涛们”内心的纠结和不甘渐渐化解。
“用新四军精神引领官兵确立正确的思想航向,是支队消除官兵心理落差的一贯做法。”刘政委告诉记者,一茬茬官兵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心甘情愿地奉献青春、驻守“阵地”。
“猪倌状元”刘省法扎根山区的故事曾被一茬茬官兵传诵。1998年,家境富裕的刘省法入伍来到六支队,新训结束后又被分到后勤基地养猪、种菜。2006年,他打好背包准备退役,可部队建设的需要又使他义然解开背包,重返猪圈和菜地。2007年8月,基地饲养的种猪突然生病,刘省法连续6天都守在猪圈里,隔一段时间就用毛巾帮猪降温,晚上实在困得忍不住了,他就趴在圈栏上打个盹。有人对刘省法的选择感到不解,刘省法却笑道:“能在新四军战斗过的地方当兵,干什么都是光荣的。”
就这样,刘省法默默奉献了12年。这期间,他没去过一次上海,却穿烂了120双解放鞋,养肥了5650头猪,开垦了14亩荒地,他也因工作成绩突出获得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银质奖章并荣立三等功。
从一穷二白到自足自给 他们用双手改变贫瘠生活
上个世纪80年代,当武警六支队从繁华的上海移防到宣城军天湖、白茅岭两大农场时,这两个地方还是一片荒凉的景象:住的是旧瓦房,睡的是石板床,学习室里摆放的是泥桌凳,连喝水都要到几公里以外的池塘肩挑手抬。至今,这里还留存着当时的顺口溜:“冬天黑风口,夏日蒸汽锅,十只蚊子一盘菜,蛇皮拿来当腰带”。
苦中见精神。从那时起,支队党委就叫响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口号,平山地、砌围墙,修营院、挖渔塘……官兵们用勤劳的双手,渐渐绘起了美好家园的新气象。
胡光军是支队现任副政委,也是支队有名的“老皖南”。1999年,他入伍来到六支队三中队时正赶上中队建设新营房。为了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中队党支部决定:凡不涉及技术的活全部自己干!
说干就干。胡光军和战友们卷起裤管挖地基、和水泥,每天都是一身汗水一身泥。附近找不到用来建房的石头,官兵们就外出寻觅,最终在5公里外的废旧采石场找到了免费石料。为了节约经费,中队官兵自己动手搬运石料。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奋战,新营房建起来了。
“只要双手勤劳,‘穷山沟’也能变成‘美世界’。”这是经常挂在支队长卫林嘴边的一句话。2006年,支队党委研究决定建造“忠诚卫士广场”,解决官兵休闲没场所的问题。随后,支队领导又拿出当年开荒拓田的劲头,带领官兵填平了垃圾堆,挖出了人工湖,建起了排球场,先后绿化面积达5。 24万平方米,硬是把机关门前杂草丛生的臭水坑改造成现代化的多功能休闲广场。
如今,走进多功能广场,只见造型各异的射灯时尚气派,大理石镶嵌而成的山间小道曲径通幽,垂柳在湖中相映成趣,好一派迷人风光!也正是得益于环境的改变,驻宣武警六支队先后被授予“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队”和“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三十余载接力前行,支队气象旧貌换新颜。现在官兵住上了新楼房,用起了太阳能,空调走进了班排哨位。不过,尽管条件一天天改善了,但官兵战天斗地的开拓精神却历久弥新,一脉相承到今天。
2012年,他们又发起了轰轰烈烈的“菜篮子升级”工程,不仅新开辟生产地15亩,果园6500多平房米,新建科技大棚6个、综合养殖场3个,还摸索出一套菜地、果园、圈舍、鱼塘“四位一体”的种养模式,全年蔬菜自给率达到90%以上。
从申城卫士到皖南尖兵 他们用青春谱写爱民新篇
走进六支队警史馆,各种奖杯奖状让人眼花缭乱:两次被宣城市评为“防汛抗洪抢险先进集体”、“抗洪救灾先进单位”,三次被评为宣城市“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支队的老兵们都知道,其实这每一个荣誉背后,都有着一段动人的鱼水深情。
2011年3月27日下午,支队接到寒亭镇求助电话:距支队15公里的福定山发生森林大火,火灾面积达数百亩,十余户居民被火场包围!挂掉电话后,支队迅速启动救灾预案,不到半小时,百名官兵到达火场投入救灾。他们耐着高温、忍着饥饿,奋战数小时才控制了火情。可正当大家想喘口气时,西山上又突然蹿出火苗,他们来不及休息,紧急投入到新一轮灭火中。
回营后不到10小时,28日下午,郎溪县白茅岭牛头山又发生森林大火,火灾面积达1000多亩,支队官兵再次出动。在连续扑火10小时后,两名战士因疲劳和脱水而晕倒,被人抬下火场。最终在这次任务中,支队官兵们除了扑灭大火外,还建立了一条近一公里的隔离带,保护了林区附近200多户居民的安全,挽回经济损失300多万元。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据不完全统计,30年间,驻宣武警六支队先后出动兵力8000余人,先后扑灭山火70余次,抗击洪水、冰雪灾害30余次,救助群众2000余人,挽回经济损失近亿元。此外,他们积极参与市各项建设,先后参与了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建设等重大工程,为学校、社区开展各项国防教育700余次,训练民兵、学生7000余人次。
有铁骨,更有柔情。与救人民群众于水火之中比起来,官兵们与驻地敬老院老人们的故事同样令人动容。
在郎溪县敬老院住着60余位老人,他们中年龄最大的已有106高龄,年龄最小的也已过了古稀之年。这些老人们的子女大多不在身边,但是老人们并不感到孤单,因为他们有着90多个始终守护在他们身边的“兵儿子”——六支队三中队的官兵们。
周奶奶今年已83岁高龄,在敬老院住了整整16年。由于换上老年痴呆症,老人记忆力非常差,常常早上才见过的人,下午就忘了是谁。但每当中队战士黄磊走近周英娣老人时,老人就会抓住班长黄磊的手,开心对身边的人说:“小康来看我了!”
老人口中小康叫康宝佳,其实是黄磊的班长,他在2005年已经退役了。黄磊告诉记者,老人其实已经不太能分清楚人了,但还记得穿武警制服的是小康。如今康宝佳早已不在了周奶奶的身边,但黄磊毅然接过了“小康”这个角色。多年来,在与老人结对子的过程中,“小康”每个月都带老人去检查身体;每当老人过生日,“小康”都要送来生日蛋糕,为老人唱生日歌;有一次老人生病,“小康”整整陪护了一周……
这一幕,只是支队爱民为民的缩影。30年间,六支队的官兵们先后救助孤寡老人370余名,为驻地困难学生捐款20余万元,捐物2000多件,帮助了17名学子圆了大学梦。(金永峰 冯来来 顾维林)